山讯网

拼多多务农背后,一场所有人的协作奔跑与农团800电话业变革

融弘壮 来源:便站网健康

  农业电商化正在成为一种可能,尤其是在扶贫工作中,农业电商化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

  随着电商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消费力下沉,脱贫攻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同时也让一些致力于扶贫的互联网企业大放异彩。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

  在表彰大会上,拼多多等互联网企业获颁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作为依靠农产品起家、扎根三农的新电商,也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凭借“农地云拼”等技术创新体系,将原本分散的产业上游和产业下游在“云端”实现了对接。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平台已经直连农业生产者超过1200万人,累计带贫人数超百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鞭牛士」,农业电商化的发展,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同时,懂农业、懂电商、懂市场的“新农商”也越来越多,像拼多多等一些深耕农业的互联网企业,还给农村带去了新的商业模式与产销网络。

1.jpg

  事实上,早在2018年拼多多就提出了深耕农业“最初一公里”战略。战略实施以来,拼多多已经直连超过600个重要农产区,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农产品销售规模一直保持着100%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与此同时,深耕农业还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改变,一是改变了中国电商行业的格局,由此前的两强对峙时代进入了三国争霸时代;二是改变了传统的乡村经济体系,构建起了新时代电商的基础设施。

  电商正成为脱贫新渠道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情况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仍比较薄弱,小农经营模式是基本的农情。

  由于技术欠缺、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小农户在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运输等产业链环节,均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优质农产品生产出来了却运不出去,运出去了却卖不上好价钱是普遍现象。

  这种普遍现象带来的影响可以在人民网新电商研究院发布的《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中窥见一斑:受限于土地状况、生产主体等客观及历史沿革,中国传统农产品价值链仍面临四大挑战,包括小农户经营、交易成本高、产业链过长、超时空交错、信息流失真等在内的经典难题,依旧是阻碍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矛盾。

  而拼多多从中看到了机遇。

  在投身扶贫助农的过程中,拼多多结合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一起,基于开拓性的“农地云拼”体系带动农产品大规模上行,通过精简供应链,避免了冷链、仓储等大规模资本支出以及储运过程中的农产品质量风险,用最低的成本实现了高效运转,让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突破传统流通模式的限制,直连全国大市场。

  出产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诺邓火腿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得益于特殊的地理气候以及有着千年历史的诺邓天然盐井,诺邓火腿因《舌尖上的中国》而风靡全国。然而,刚刚“破圈”的诺邓火腿很快便遭遇了产业发展的瓶颈,由于标准化、规模化不足,以及加工出厂的产品类型和销售渠道单一,不少诺邓火腿生产企业深受困扰。

  2020年8月,拼多多在多次到云龙县调研后,为协助解决诺邓火腿产业的问题,联合上海、云南两地政府部门设立了扶贫车间,并捐赠240万元帮扶企业投建了一条现代化生产线,以促进本地特色火腿产业升级,从传统工艺向标准化生产转型发展。

  而与拼多多合作后,诺邓火腿引进了电商渠道,实现了线上销售,因此吸引来了产业投资,诺邓火腿也逐步扩大了生产规模。

  据悉,除了诺邓火腿,越来越多的云龙农产品正通过拼多多的电商产业扶贫新模式进入上海消费市场。目前,云龙县销往上海的扶贫产品销售额达3012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68人实现增收,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和脱贫攻坚提供了新渠道。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农业’的融合发展,使得农业电商化发展迅猛。”上述业内人士说道,“拼多多的‘农地云拼’体系,可以说是电商扶贫的一次边界创新。”

  让10万农人向新农商转变

  “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电商,在推动农产品上行,孕育兴农电商人才方面激发出一场真正的变革,拼多多正在成为中国最大的人才兴农平台和农产品电商的黄埔军校”。2020年6月10日,中国农业大学智慧电商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农村电商人才现状与发展报告》详细分析了互联网企业在推动中国农村电商人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未来农产品上行电商人才需求作出预估:“2025年缺口为350万人”。

  拼多多早已预判到了这一趋势。

  在“农地云拼”体系的基础上,拼多多又实施了“人才本地化、产业本地化、利益本地化”策略,试图通过“培育致富带头人+探索科技扶贫应用+创新产业扶贫产品”的完整体系,让脱贫模式规模化且可持续。

  这一套体系成型于2018年,当时,拼多多创立了“多多大学”,建立起了一个线上线下两条专业性课程培训通道。

  面对巨大的人才缺口,拼多多以多多大学为载体,通过与政府部门及高校师资合作,系统地推进农村电商人才实战培训计划。

  “农民向新农商转变,不仅仅是外在身份的转变,更多的是内在思维方式的转变。”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农业经营是一门技术活,电子商务更是需要技巧和方法,敏锐的市场嗅觉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本领,这就意味着培育新时代复合型农业人才至关重要。

  因此,拼多多以多多大学为载体,通过与政府部门和高校师资力量合作,计划在5年内培养10000名新农商人才,并探索以农户为产业链核心利益主体的创新模式,从而高效助力精准脱贫。

  截至目前,多多大学的线下课程已经覆盖21个省份,培育本地学员6700多名,直接引导店铺超过3900家,累计触达超过60万的农业经营者,覆盖全国所有的贫困地区。据悉,平台上70%以上的活跃商家,都通过多多大学接受过系统培训。

  在持续推进培养新农商人才的同时,拼多多也创造性地开创了“多多农园”模式,在农村地区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培养新型电商经营主体,帮助生产群体实现“农民—农人—农商”的转变。

  2017年回乡创业的东航空姐何爽就因该模式收获满满。2019年8月至10月,她给多多农园的供货量就达到70万单,带动店铺自主销售逾60万单,两项目合计为当地农民实现销售收入超3000万元。每逢石榴上市,她至少要请150名同乡打包发货。

  在这些新农商的带动下,地方的农户收入也有了稳定保障,前来取经的农民也越来越多,甚至带动了大批当地年轻人开始做电商。

  在拼多多CEO陈磊看来,无论是带动乡村脱贫攻坚,还是长期致力于乡村振兴,人才都是最关键的核心。截至目前,拼多多已直接带动全国超过10万名新农商返乡创业,越来越多的致富带头人脱颖而出,让贫困地区也变得有产业、有利益。

  扎根农事助力乡村振兴才是星辰大海

  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后,党中央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而电商在协力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上依旧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拼多多创始人、董事长黄峥在内部讲话中指出,作为一家社会性企业,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是拼多多的本分,拼多多要在农业领域继续做大量重投入和深度创新,未来还将在百亿补贴、新品牌计划、农产品上行、产品迭代等领域进行持续投入。

  不过,农业电商化形势一片向好之下的另一个事实是,电商在中国发展十几年,农产品在线上流通量依然不大。

  来自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农产品流通各渠道占比调查中,农贸市场占比最高达到51.8%,超市占比位列第二位达36.4%,位列第三的是个体商贩占比为8.5%,其次是电商渠道,仅有2.8%。

  某种程度上来说,目前电商在农产品流通中只起补充作用,不过这也意味着,农业电商化仍具有极大的增长空间,相较于其他行业,农业是真正的星辰大海。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随着“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临近,三农发展愈发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三农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和资源将投入到广袤的中国农村地区,推动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实现更加稳定的长远发展。

  拼多多持续希望通过需求、流通、生产的一步步革新,重塑农业产业的链条,用每天千万级的订单、每年千亿级的新增市场,继续为农业创业创造海量机会,推动“百县万商”,为中国农业带来真正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