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梅》是吉剧奠基之作,自1960年首演以来,曾被20多个剧种移植,直至今天,这部特色鲜明的剧目仍旧活跃在舞台上,是广大戏迷最喜爱的吉剧剧目之一。作为吉林省重要的文化名片,吉剧《桃李梅》与吉林省的另一个文化标志——长春电影制片厂也有过一段特别的“缘分”。198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并发行了吉剧电影《桃李梅》,这部由肖桂云执导,王晓巍、王艳春、霍福庆等吉剧演员演出的戏曲电影,让更多人通过大银幕,看到了这部吉剧的瑰宝。
吉剧《桃李梅》的故事一波三折、节奏明快,是典型的大团圆结局。电影版《桃李梅》遵循了原本的剧情,通过布景塑造和剪辑衔接让作品的观赏性得到了强化。比如玉梅在玉李门外假装燕文敏逗趣姐姐这一段,在原剧中是以演员的声音转换来体现玉梅的女扮男声,而片中则在声音转换之外,加上了影像的切换,当以玉李为主视角时,门外是燕文敏的形象,当玉梅作为主视角时,门外则是玉梅本人的形象。又比如玉桃的丈夫赵运华,是一个胆小怕事,尤其害怕岳母的丑角形象,在影片中,通过加快了赵运华从岳母面前逃跑的速度,更凸显人物的性格,也加强了影片的趣味性。
如今再去网络上搜索这部41年前的老电影,会发现依然有很多人在重温影片。在弹幕区和评论区,能够看到当今的观众是如何评价这部作品的。“玉梅实在太可爱,又飒又甜”“封氏的嘴皮子太溜了”“演员们有派头,演出了那种气势”“这唱腔、这曲调,太好听了”“如果有机会,我真的很想到电影院里看一次这部电影”……一句句赞美让人不禁想到,这部戏曲影片所体现出的,正是电影与戏曲的互相成就:戏曲为电影提供了优秀的素材和演员,而电影则留下了这些演员动人的演出,放大了他们灵动精彩的瞬间,也让戏曲作品走向更远的地方,面向更多的观众。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雨虹
编辑:吴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