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俄罗斯连续两天的远程打击,乌克兰境内30%的能源基础设施受损,作为欧盟电网重要组成部分的乌克兰彻底“断开连接”,欧洲能源供应更加捉襟见肘。
为了缓解能源紧张,欧洲各国不得不从海外进口大量的液化天然气等大宗能源商品,美国也一举反超卡塔尔和澳大利亚成为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凭借高昂的市场价格赚取了巨额利润。
数据显示,今年1~7月,美国出口液化天然气656亿立方米,约70%流向欧洲,通过充足的能源和廉价的开采成本狠狠地薅了一把欧洲的羊毛。
加上近期“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事故,欧盟对俄罗斯发起新一轮能源制裁,美国液化天然气价格再次水涨船高。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警告称,欧洲与美国做生意,最终的结果却是让自己的国家失去经济竞争力。
数据显示,欧元区9月的通胀率已经超过10%,经济衰退风险持续加大。同时,多个国家的能源密集型产业被迫减产停产,制造业受到重创,和资本一起纷纷外流。
因为欧盟各国对能源的需求程度各不相同,始终没有就内部能源协调政策达成一致,德国甚至不顾盟友反对,单方面释放了大规模的能源补贴,独善其身的做法一度引起欧盟内讧。
由于天然气市场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美国坐地起价,大搞能源敲诈,让欧洲盟友们苦不堪言,不少国家已经开始公开批评美国的自私政策。
据业内人士透露,能源供应商以约6000万美元的价格从美国购买一整船液化天然气,销往欧洲能卖到2.75亿美元,增长幅度高达358%,即使运输费用超过30万美元/日,每船仍能净赚1亿美元。
一、法国不忍了,对美国表示不满
美国赚取暴利的同时,法国正在精打细算度日。近日,法国博尔内宣布了一项全国节能计划:如室内的冬季供暖温度不能超过19度,夏季空调温度不能低于26度,如果没能完成节能任务,还将强制限电……
法国政府的目标是希望在两年内减少10%的能源消费。节流当然是好的,特殊时期也能理解,关键是你省下来的钱全部拿去买美国的高价天然气了,放着俄罗斯的廉价气不用,甚至还要花钱援助乌克兰,这可都是从法国人民身上一点点抠出来的啊。
对于一向崇尚自由的法国人民来说,失去用电自由难道不正是一种剥削和压迫吗?所以,近期不乏有一些法国民众纷纷“揭竿而起”,抗议当局出卖法国人民利益,呼吁结束对俄制裁,退出北约。
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强调,不能接受美国卖给欧盟的液化天然气价格是美国国内市场价格的4倍,指责美国利用俄乌冲突哄抬天然气价格,用经济强权削弱欧盟地位。
对此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会在七国集团会议上与拜登“谈一谈”。此前,马克龙曾向拜登喊话,称高价向盟友出售天然气并非欧美“友谊的真谛”,要求美国低价售气以彰显坚实的盟友关系。
其实也不是法国政府舍不得花钱,而是政治正确的大旗太沉、美国能源太贵。除了法国,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也对美国坐地起价感到不满。
二、德国痛批美国“趁火打劫”
德国副哈贝克指出,由于要从俄罗斯之外的渠道购买天然气,德国已经亏损了约600亿欧元,明年可能损失1000万欧元,甚至连“友好国家”都在哄抬天然气价格。
欧美能源价格的巨大差距导致大量工厂和资本转移到北美,结合拜登此前颁布的《通胀削减法案,欧洲本土产业在歧视性补贴政策和能源成本高企的情况下,将彻底失去生存空间,不得不转投美国市场。
实际上,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本来就是冲着中国去的,目的是打击中国的新能源车等项目,简单来说就是,除非来美国开厂、用美国的材料,否则就得不到美国补贴,从而增加成本、失去市场。
没想到美国这一下子误伤了“友军”,韩国和欧盟不在享受补贴的范围内,这当然不是忘了,而是有意打压。最早找美国要说法的是韩国,而美国给出的回应是,法案刚颁布不久,尚需分析。
说白了就是先拖着,决定之前的一切损失,由韩国自行负担。连向来唯美国马首是瞻的韩国都忍不了美国的打压,何况是欧盟国家。从实际效果来看,美国此举让欧洲和韩国的车企损失惨重,同为竞争对手的德国算是被美国狠狠捅了一刀。
对此,德国朔尔茨公开批评美国的法案将引发一场大规模的“关税战”,欧盟方面敦促美国修改歧视性补贴条款,否则美国将吸走欧洲产业链,呼吁美国“不该用这种办法来对付朋友”。
三、海湾国家顶住美国施压,拒绝增产石油
欧亚传统盟友纷纷唱反调,海湾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美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下降,海湾国家也开始和欧洲一样追求战略自主,积极与新兴经济体建立合作关系,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胁迫。
不顾美国反对,坚持减产石油就是向美国叫板的第一步。欧佩克国家坚称减产是处于保护产油国利益,同时阻止美国把石油价格当成地缘政治目标,维护世界市场稳定。
欧佩克+减产的同时,并没有调高亚洲地区的价格,还降低了欧洲地区的价格,反而提高了卖给美国的售价,针对性明显,不仅不给拜登面子,还要跟美国对着干。
这其实也能说明,如今海湾国家已经能够自主解决地区冲突、管控分歧,不再需要大国干涉了,所以也没必要处处看美国的脸色行事了。
此外,还有不少阿拉伯国家向上合组织申请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地位,说明他们正在学习这种成功国际组织的经验,将这种互信合作的模式套用到海湾地区,让区域经济更加繁荣,政治更加稳定。
现在,欧佩克+的减产已经让俄罗斯占了便宜,如果美国再想打击俄油,就必须把七国集团外的更多经济体拉入反俄联盟。这意味着七国集团将制裁自己最主要的几个贸易伙伴,而目的仅仅是为了让俄罗斯少赚一点,这显然不可能。
四、美国单极主义难以奏效,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美国一厢情愿打击俄罗斯石油的计划根本就不现实,连盟友都不会同意。此前,美国一直对七国集团施压,要求各国对俄罗斯石油限价,初步设定为44美元/桶,仅相当于俄罗斯的生产成本。
按照现在90美元左右的行情,俄罗斯的收入得少一半。当然,俄罗斯可以不卖给限价国家,失去部分市场意味着只能以折扣价寻求新的市场,只不过损失没这么大。
然而,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更是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短期内世界离不开俄罗斯,所以美国的制裁起不到太大作用,就算对俄罗斯禁运,能源价格的暴涨也足以摧毁世界经济,属于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事实也证明,欧美国家因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同时也反映出美国单极主义政策的失败。随着乌克兰局势升级,美国与新兴国家或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尖锐。
美国的各种单边制裁已经严重破坏了全球化进程,造成了严重的冲突和对立。
如果美国能像二战后那样,积极充当世界领导者,带动各国发展,单极霸权尚可维系。可现在美国只会制造地缘纷争、滥用金融霸权,严重阻碍各国发展进程。大部分国家已经清醒过来了,纷纷开始考虑如何摆脱美国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出路。
所以说,美国的单极主义正在消亡,旧的秩序正在崩塌,然而新的国际秩序还未建立,这也正是造成目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原因。
如何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上合组织的经验指出了一条明路,当然,首先要面对的还是如何彻底瓦解美国单极主义,先破而后立。
标签:拜登没想到,法德同时对美国发难,朔尔茨不忍了,马克龙:要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