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讯网

大学生家长群是个什么鬼?应给已成人的“孩子”心理断奶

admin 来源:未知
导读朋友说:刚知道大学居然还有家长群,并嘲笑这样的大学为“大婴帝国”。这只能说是少见多怪了,我姐和外甥就在这类群里。对于年近30岁的硕/...

朋友说:刚知道大学居然还有家长群,并嘲笑这样的大学为“大婴帝国”。这只能说是少见多怪了,我姐和外甥就在这类群里。对于年近30岁的硕/博研究生而言,言必称家长,或曰父母非要坚持做家长,不知是荣幸,还是无奈?

对这类群,无论老师或导师,家长或学生大多持正面评价。老师的理由:加强管理、加强教育,哪怕你年近三十、硕/博在读,还是学生啊,家长咋就不能管理、关心、爱护?父母的理由更理直气壮:孩子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想咋管就咋管、想咋爱护就咋爱护。

还有家长说:家长群安全、方便、和谐,有事能相互能照应、商量。啥事需要父母出面“照应、商量”呢?亲友经历过的事例:导师要搬家,东西又多又沉,不想找搬家公司,也没亲自去找学生,只在家长群里说了一句:要搬家,东西挺多挺沉。其他啥也没说。

不到半天时间,十几位家长,争先恐后主动要求来人带车帮着搬。导师家的书籍物品再多,也用不上十几辆车,这个帮着搬家的“荣誉资格”反而得精挑细选、优胜劣汰。未能入选的学生父母怅然若失,因为大家都有求于导师:有的是自家孩子正在读研,有的是明年打算拜师读研……“家长群”俨然成为通往西天大小雷音寺的修行必经之路。

未被选中搬家者,都默认这一潜规则,因为这次可能是张三、李四家,下次总该轮到王五、赵六家了。这就是“商量”:利益均摊,家长们心里有数,好处不能让少数几家独占。

这种“照应、商量”究竟是维持师生关系和谐,还是利用学术权力寻租?真是剪不断理还乱。而对学生来讲:自己二十几岁、小三十了,背后还有个“家长群”,算是生活的代价。因为现代年轻人产生了“上进型啃老”新理念:在学校里不断学习、不停考学位、考证书,尽可能推迟面对社会和现实的时间。

儿女的学历、学位,绝对是父母最荣耀的谈资,是亲朋、好友、单位、小区、微信群里建立鄙视链的坚强基础。如今的父母,确有不少事业有成、家境殷实者,供得起唯一“孩子”直到小三十岁,甚至三十大几仍发奋苦读。

莘莘学子拿着父母的钱,躲在象牙塔里摆出苦读姿态,是避开社会竞争、就业压力、人生责任的好手段。但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即便是父母与儿女亦如此。拿了父母的生活费,当然就得被出资方监管,于是,“本/研家长群”顺理成章成为一种先进的即时监管工具。

但是“本/研家长群”往往只是五十多岁家长们的话痨圈,他们想象着自己那年近三十的“孩子”多么奋进、多么前程无量。而这些“孩子”们,究竟怎样生活,学了些什么,学的东西有用没用,天知道。很多时候是家长们在微信群里相信此刻自家“孩子”正在秉烛夜读,自己得通过帮着导师搬家的方法来助推一把。而事实上,此时此刻他们正在联网打游戏。

18岁以上,在法律意义上是成年人。在现实生活中,也必须成为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一步步走向自己的未来。成年人,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或者经营自己的人生,都要由自己负责,而不是家长监督。

史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都未能完成大学学业、中途退学;杰夫·贝索斯曾是个穷小子,在快餐店工作过一段时间,挣学费再去进修大学课程;而埃隆·马斯克更狂野,考中“殿堂级”的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后,入学第二天就退学了。这些人不但头脑聪明,且性格勇敢奔放,他们敏锐地感觉到:美国大学同样存在着一种磨人意志的学究儿气氛围,不适合自己。这就是史蒂夫·乔布斯“Stay hungry,Stay foolish”所描述的内心感受。

不妨看看真实世界:就说母鸡带小鸡,母鸡会把地上的谷粒捡起来、再放下,反反复复做给小鸡看,教会小鸡未来生存之道,而不是口对口哺育小鸡,将其养成一群废柴。当小鸡长到约两个月半大不小时,母鸡就把小鸡赶走,你应该独立生活了。

家长们没必要整天做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不必非得志存高远,必须将子女培养成雄鹰、翱翔于苍穹之巅。先学学母鸡吧,孩子长大后,让他成为一个独立个体,自己生活,自己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到十几岁,就要形成生活自理、思想自立、有独立学习能力的人。

(作者系历史学者)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吴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