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韩璐 编辑/ 谭璐
日前,作为第五届进博会的平行配套活动,以“聚创新突破 筑健康未来”为主题的第五届虹桥国际健康科技创新论坛在上海举办。
在会上,复星国际联席CEO陈启宇分享了最近两年来,全球生物医药创新情况,以及后疫情时代生物医药创新的思考。
以下内容为陈启宇发言(有删减):
全球创新,高位运行
近三年来,生物医药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从全球来看,2020-2021年,美国FDA共批准新药数量分别为53与50款,与往年相比仍处高位,而且从上市的产品看,不论是产品突破还是技术突破,都取得了新进展。
全球有四大领域实现标志性或突破性技术落地。
首先是mRNA技术。为应对疫情发生,疫苗快速落地,在科技、产业、临床、药监部门共同努力下,mRNA技术得到快速成熟的验证。
其次是CAR-T技术。目前,全球已有八款CAR-T产品上市,其中包括复星凯特CAR-T细胞治疗产品,并有一批创新公司在大步迈进。
第三是ADC领域。多款ADC重磅产品获得认可,涉及技术转移、技术转让、并购等交易金额达百亿美元以上,这标志着ADC管线产品、技术路线产品逐步得到认可,未来或将有更多产品上市。
最后是抗体药物领域,从单抗向双抗领域发展。
总体上,近三年间,生物医药的创新步伐领先疫情发展,从mRNA疗法、细胞再生、基因编辑到GPCR等领域,全球科学家正带领着他们的团队和资本共同向创新的最前沿迈进。
不过,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在创新药领域占比尚有相当大的差距。美国占全球创新药市场55%,中国份额不超过5%,但创新速度在提升。
过去两年,国内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猛增,申请临床产品数量上,国产创新药、国内企业研发的创新药数量大大超过进口产品。中国市场在创新药领域,未来十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能接近20%。
虽然生物医药竞争激烈,但在这片红海里,创新药研发依旧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中国创新,直面挑战
中国生物医药挑战重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内卷,主要表现为重复度高,以PD-1为例,多家入局,价值被稀释;产品全球化受阻,过去两年里,多个优秀企业在进入美国市场注册进程中,临近最后关头,遭遇各种障碍;生物医药领域也存在卡脖子的技术风险;资本在侵蚀、影响行业的发展。
基于上述研判,对于今后的产业发展,形成了几点思考——
首先,中国企业要积极布局新的技术,生物医药创新这条路没别的选择,只有新,只有更新,向最前沿走,加速产学研效力的转化,注重临床价值。
在CAR-T细胞疗法、基因编辑、mRNA疗法领域,中国医药企业都在快速发展,这中间要优选、精选更好的技术、更好的方向,企业要学会管线布局。
2022年的重磅产品,预计在肿瘤、免疫领域。
解决管线过度集中的关键,是积极布局更多的管线,从抗肿瘤向抗感染、抗衰老、中枢神经等更多领域发展,从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和新的科技能够解决问题的交差点、交叉圈来找到未来发展的空间。
其次,中国生物医药创新仅靠中国市场是不够的,必须考虑研发全球化,除中国以外要高度重视美国市场的准入条件、临床研究需要等。此外,也要积极寻求全球合作伙伴,建立全球合作的体系,提高全球化临床试验设计和执行能力,以最优、全球广泛接受的临床数据完成临床研究。
另外,很关键的一点是,支付体系在改变。当前的竞争、行业寒冬和创新成果,与中国市场过度依赖医保支付有关系。国内医改举措为中国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创造了比较大的空间,可单靠医保支付不能完全解决创新未来市场,优化支付体系是必然。
今天的支付结构里,依然是医保和个人支付占据高比例,商业保险占比很小,是夹缝中的支付方式。如何把细缝放大,需要推出更好的商业保险产品。
创新药企业自身要积极参与到商业保险产品设计和服务中去,现在保险产品的结构基本和用药脱钩,更多是一种补偿或者是彩票式的保险产品,而不是医疗式、治疗式、管理式的。
期待在未来三五年,商业保险能取得好的结果,这需要产业共同推进,牵手国家医保局和商业保险公司,完成保险支付体系改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