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西安,半是秋霖半晴日。陕西老中青几代作家集体发力,用积极向上的文字给秋日的古城送去几许温暖的力量。西安这座城市,因为文学,仿若春日。文学依然神圣,文学依然是这座城市的骄傲。
“梦桃精神”绽放:散发着纯粹强烈的真挚之光
国庆假期刚过,我省著名作家和谷的长篇纪实新作《绽放》宣布上市,该书以编年史与人物列传的叙述方式,透过赵梦桃小组13任组长的个性生活化视角,使建立新中国以来全国纺织战线的这面栉风沐雨的旗帜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并由此宽博地展示出现代世界格局中的中国纺织业的源流和在市场竞争中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赵梦桃小组是1963年以已故全国劳动模范赵梦桃名字命名的全国先进班组,2017年荣获全国10位“最美职工”中唯一一个班组集体代表称号。1963年,28岁的赵梦桃因病去世,陕西省人民政府以她的名字命名,成立了赵梦桃小组,传承梦桃精神。半个世纪以来陆续有13任组长,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风风雨雨,这面红旗始终没有倒下,成为奋斗者的集体形象。她们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的梦桃精神建组育人,历任13任组长均为全国或省部级劳动模范。这本书也是老作家和谷的第16部报告纪实传记作品,独具时代特征和审美价值,是书写普通劳动者工匠品格的史诗性力作。一代又一代纺织姑娘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感佩。
和谷已年过古稀,这本书从动笔到出版,前前后后历经三四个年头,数易其稿,增删三次,作品中的叙事线条较多,13个章节每一章写一个主人公,各部分之间在语言气象和故事深度上错落参差,见仁见智中或可体察匠心安排。接受记者采访时,和谷谈到他的创作初衷:“梦桃小组自命名以来,历经我国新旧体制的历史巨变,在企业改制破产重组、搬迁入园等重大改革发展过程中,以梦桃精神建组育人,以创新管理加强建设,以集体智慧建功立业,始终保持着先进小组的荣誉。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赵梦桃小组伴随祖国前进的脚步,一直保持着全国纺织战线的标兵称号,13任小组长带领姐妹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在普通劳动者的平凡岗位上,发扬工匠精神,是几代人的美好品质的榜样。在新时代的今天,更是人们应该学习的形象。反映时代特征的文学作品,应该把焦点对准这些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故事,使之发扬光大。”
面对这么一个题材,以赵梦桃为带头人,涉及几百个纺织姑娘,近一个世纪的生活背景,浩如烟海,从哪里入手?故事从何讲起?如何才能写出这一群巾帼英雄体现不同时代风貌的个性化形象?在谋篇布局、结构串连、内容取舍、语言风格、审美基调等思想艺术性把握上,都是颇费周折的。和谷最后采取了时序性传述和人物列传的形式,开头结尾时空穿插,来把握好宏观与微观、社会与个体、工作与家庭有机关系。尽可能从人物的视角和心理处境去反映时代的变迁,以及历史性的源流、全球纺织业及工业文明和科技信息化带来的影响,来书写人物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不仅讲故事,也讲知识、论据、论点,有诗情画意,也有娓娓道来,使得文本通畅可读。
没有长安,丝绸之路就不完整
如果说和谷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讲述历史,那么省作协副主席朱鸿则用历史散文描述丝绸之路及其起点长安的故事。
《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全书共19.2万字,共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丝绸之路的秘密”,描述丝绸之路产生的背景、经过、路线、兴衰和开辟、打通和保卫丝绸之路的人物:汉武帝、张骞、傅介子、郑吉、班超、甘英和王玄策,还描述了丝绸之路上的唐都护府。第二单元“汉长安城与丝绸之路”,叙述了汉长安城及其主要宫殿长乐宫、未央宫和建章宫的建筑及规模,实际上这也是长安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根本原因,因为此乃策源之地。第三单元“唐长安城与丝绸之路”, 叙述了唐长安城及其主要宫殿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的建筑及规模,指出了丝绸之路的辉煌是以此为基地的。第四单元“你在长安总会找到信仰”,主要通过六个佛教祖庭的描述,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从而表现经丝绸之路也是文化传播之路。第五单元“长安的幻境”,描述长安城在汉唐的贸易情况及长安固有作物与西域作物的融合及消化于长安的民俗之中。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最早是从长安传播的。世界不知道中国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长安。从长安所传播的中国也最强大、最富裕、最繁荣,是礼仪之邦。天下人谁不向往长安!长安是伟大的,丰富的,然而唯丝绸之路才能使它更伟大,更丰富,并腾声四海,辉耀古今。长安也很慷慨,会把自己收获的丝绸之路的美与惠,分享给中国大地,甚至韩国和日本。新罗的古都,今之韩国庆州,出土有波斯文物,日本奈良正仓院和福冈鸿胪馆也蕴含着西域文化的元素。这些遗存应该是经过中国传去的,其中当然也有经过长安传去的。”朱鸿告诉记者,“在写完《长安是中国的心》这部书以后,我意识到若没有丝绸之路带来的文化输入,长安将难以更繁荣、更辉煌且更具文化的包容性,它的世界性影响也可能会小一些,同时,若没有长安这样一个汉唐国都,丝绸之路可能也不会是历史上所呈现的这种形态。丝绸之路已经不仅跟长安紧密相连,而且它就是长安的一个有机部分。没有丝绸之路,长安便不完整。于是考察两次,大量读文献,做笔记十多本,写作了《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
网络作家的实体书,关注的是乡村振兴
老一辈作家笔耕不辍,新一代作家也不甘落后。印象中的网络作家,写玄幻,写言情,写穿越,当看到陕西省网络作协主席风圣大鹏的新作《山人行》时,记者着实有点意外。这本书聚焦山村扶贫,反映乡村振兴和人民美好生活,从当代大学生投身基层、投身教育出发,反映了当代青年和年轻党员的社会担当与责任感,凸显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这一时代主旨。
在这本书之前,风圣大鹏被定义为网络文学江湖里大神级的人物,他的作品也多以玄幻小说为主,《山人行》是他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最早写《山人行》这部作品的时候,我其实内心非常忐忑,毕竟第一次接触现实题材的创作。我曾和陕西省作协的同行们一起去紫阳采风,参观了我们作协的扶贫点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又听说了许多扶贫路上的感人故事,甚至有人在扶贫岗位上牺牲。于是我就想着写一些关于反映脱贫攻坚的作品,创作的初衷还是想反映新时代的变化,反映新时代的故事。”
风圣大鹏坦言在整体的创作中,遇到的最大瓶颈就是关于现实题材脱贫攻坚的实践资料和实践经验的缺乏:“仅凭一点采风积累的客观因素,加上网络上查找的资料,让我写起来的时候十分的浅薄,同时又非常的艰难,总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那三个月实在是太痛苦了。不过身为一名网络作家,我拥有十六年的创作经验,无论如何难写的题材和故事,我都会有始有终的坚持将它创作出来,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故事角度来调整修改,算是一种职业精神吧。我又补充了大量的采访,和很多人聊天,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最终完成了这部作品。”
风圣大鹏在西安生活了多年,承袭了“文学陕军”的精神,他说:“书中主角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苏哲奇,他原型就是西安某个大学毕业的。西安的生活经验给予我太多触动了,但总体来说,主要还是衣食住行,通过这些生活经验,传递到书中,塑造出一个大城市大学生苏哲奇,远离梦寐以求的城市进山支教的农村教书生涯。梦想与现实的落差,并没有让主人公一蹶不振,他在深入现实生活后自我认知、自我突破,最终不仅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自我价值,也帮助了更多的村民摆脱贫困。”
风圣大鹏感慨地说:“在过去的十年创作中,我除了多了两千万字的创作经历外,更多的成长就是懂得思考人生的重要价值观,这更加深刻意识到一名作家对当今社会的责任感,通过《山人行》的创作,我更想传递一种山乡巨变的时代下,每个人为我们这个国家做出的贡献和努力,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勇担当,砥砺前行的奋斗拼搏精神。”
来源: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