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讯网

“电捕蚯蚓”将被严厉打击,业内:利好人工养殖蚯蚓

admin2 来源:未知
导读日前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针对“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明确提出“严厉打击”的要求。“这对家庭农场养殖广地龙是一个利好消...

日前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针对“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明确提出“严厉打击”的要求。

“这对家庭农场养殖广地龙是一个利好消息,可以倡导农户人工养殖。”黄惠称。黄惠是海南省万宁市北大镇惠龙种养家庭农场负责人,去年返乡租了一片橡胶林,利用林下空间养殖广地龙。

地龙,俗称蚯蚓。因为主产于两广地区,也被称做“广地龙”。蚯蚓制成的“地龙干”是国内重要中药材之一。一直以来,蚯蚓主要靠野外捕捉。由于野生蚯蚓资源面临枯竭,供不应求,近年来价格持续走高。据业内介绍,市场上收购野生蚯蚓的价格,是养殖蚯蚓的将近两倍。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称,近年来,受“地龙干”价格飙升等因素影响,在部分地区出现电捕野生蚯蚓现象,不法分子利用“地龙仪”“电蚯蚓机”等仪器设备,对野生蚯蚓进行“灭绝式”捕捉。

由于该行为会导致蚯蚓数量急剧下降,破坏土壤生态环境,影响农作物产量。而且有关仪器设备多为非法改装改造,存在安全隐患,还可能致人触电身亡。前述负责人称,“为保护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必须严厉打击电捕野生蚯蚓行为”。

2022年7月,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林草局、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野生蚯蚓保护 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通知》,部署各地核实电捕野生蚯蚓等问题,依据职责加强监管,整治非法捕杀、收购、加工野生蚯蚓乱象,并通过报刊、电视、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开展蚯蚓保护科普宣传,提升群众保护野生蚯蚓意识。

张龙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蚯蚓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其在地下不断活动及吞吐排粪的生理特性,可使板结土壤变得疏松多孔、通气透水,能够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如果野生蚯蚓减少甚至灭绝,将导致土壤出现板结、地力下降等情况。

张龙龙是海南省农业农村厅计划财务处四级主任科员,现在海南省万宁市北大镇挂职副镇长,分管农业农村事务。

他提到,“电捕蚯蚓”只是一种方式。不过,在人工养殖场,电捕是主流方式。养殖户通过设备将12v的电流转化成超声波,驱使蚯蚓钻出地面,将大蚯蚓挑选出来后,小的会自己再钻回地里。

据张龙龙介绍,在此之前,也有药捕方式。村民会使用对土壤有伤害性的农药,洒在地上让蚯蚓钻出土壤。这种方式不仅滥捕了野生蚯蚓,也对洒药的地块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随着农户看到人工养殖蚯蚓的利润空间后,养殖热情高涨,私自捕捉野生蚯蚓的现象越来越少。

2022年,万宁市政府印发文件,将“广地龙”列为全市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之一。这是国内首个政府层面重点发展广地龙产业的文件。

张龙龙认为,政府可以采取三方面有效措施解决“电捕野生蚯蚓”的乱象。一是,出台文件制止滥捕野生蚯蚓行为,做好对野生蚯蚓的保护工作;二是,引导农户规范养殖蚯蚓。出台相应扶持政策,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推广林下养殖蚯蚓模式;三是,做好蚯蚓人工养殖产业的产业融合发展。以蚯蚓养殖为基础,以中药材原料、种苗、医药美容等为服务内容,对接市场,建设相关产业配套,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