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关系紧张,俄欧合作僵化,面对如今的复杂局面,德国前默克尔第三次对俄乌局势下的欧洲发出了警告,她强调“欧洲的持久和平无法离开俄罗斯的参与,在处理乌克兰危机时应同时着眼于现在和未来。”
日前,俄罗斯方面通报称,在俄军反击下,乌军已经暂时停止了在赫尔松前线的反攻,可以说,自10月以来,伴随着乌克兰的反扑,俄乌局势无疑已经走向自战争爆发后最扑朔迷离的时刻。
眼下,乌克兰在南北两线加紧攻势,自伊久姆的巨大推进后,乌军再次合围夺取了莱曼,俄军撤向顿涅茨克,南线虽无较大突破但一直在第聂伯河沿线维持攻势,俄方控制的赫尔松州已不稳定。
另一边,俄罗斯也在加快节奏,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州公投入俄,并谋求确立俄占领区的合法性,下一步,就是要推进大量义务兵进入该地区作战,扩大军事力量,稳固在乌军事行动的成果。
在彻底撕破脸皮之后,至少在宣传上,俄、乌、欧洲都暂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特别是对于欧洲来说,装备欧盟武器的乌克兰的迅猛反击,似乎代表着俄罗斯和西方对立以来,美欧反俄行动取得的初步成果。
但是退一步来讲,历史只会向前,事实只会建立在最终结果之上,乌克兰的阶段性胜利并不代表着西方对俄博弈的成功,在一片舆论导向中看清事实,把握正确方向才是现在欧洲面临的紧要问题,而这也正是默克尔提到的“同时着眼于现在和未来”。
可以说,卸任不到1年,欧洲局势的巨变,让“默大妈”为德国乃至欧洲的未来操碎了心,早在4月4日乌克兰指责德国对俄政策时,默克尔就明确表示,她坚持认为2008年在布加勒斯特北约峰会上做出的拒绝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决定是正确的。
今年9月,普京签署“部分动员令”并表示“俄罗斯已下定决心,不排除使用一切手段捍卫自身安全”之时,默克尔再次发声,提醒西方国家“务必要严肃对待普京的讲话”。
再加上现在的表态,三个观点合一,默克尔的态度是极其明显的:欧洲决不能和俄罗斯走向彻底的对立,也不能将俄罗斯排除出欧洲圈子,仍要同俄罗斯保持继续对话。
当然,在现在乌克兰发起反攻、俄罗斯决定公投、全欧群起反对的当下,说出这样一番话是非常需要勇气的。但是对于默克尔来说,舆论的压力,远远比不上阻止俄欧彻底划向冷战重要。
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欧洲应该继续保持与俄对话并谋求恢复关系:第一、在哪怕美苏冷战的最激烈时刻,西方同苏联之间,都是始终维持着正常外交关系和对话交流的。
在那时,不论是美国还是苏联,在激烈意识形态的全面对抗之下,双方都清楚的知道,只要维持联系,只要保证对话窗口,只要给予和平博弈的机会,只要留有最后的余地,战争就始终无法真正降临。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迫使双方都坚持决定不走向最后一步,而当前的欧洲,已经被舆论挑起的反俄情绪所笼罩,他们抨击俄罗斯“威胁了乌克兰”,毫不考虑俄罗斯的传统安全空间被打破、地缘安全受到威胁的窘境。
在这一局面下,俄乌谈判再不可能,俄欧对话的窗口也将被关闭。
第二、欧洲面临的更现实的情况是,失去俄罗斯能源保障后的第一个寒冬,已然降临,而欧洲目前,都还没有任何成熟稳定的应对措施,连最基本的取暖过冬都是问题。
法国总统马克龙等政要以穿毛衣这种方式来呼吁欧洲节能过冬,但是,对于欧盟来说,更致命的情况是,人挨一挨冻,也就过去了,但是欧洲各大巨头的工业心脏,没有能源供应,将来要如何运行?
电力和天然气供应价格的不断上涨,已经决定了欧洲化工、有色金属、汽车、化肥等支柱性产业的产能下降已成定势,经济下行趋势下,一个年过完,欧盟也要面临“空心化”和“去工业化”的境地了?
所以,默克尔的警告是非常正确的,欧盟归根到底,还是不可能和俄罗斯彻底脱离接触,只要双方藕断丝连的经济关系还在,欧洲就必须同俄罗斯开展对话。而在当前的局势下,任由美国把握欧洲的局面,一味地“妖魔化”俄罗斯、迫使双方走向最终对立,最终得利的还是大洋彼岸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欧洲,该醒醒了。
标签:欧洲安格拉·默克尔俄罗斯乌克兰德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普京苏联法国经济第聂伯河撒克逊人布加勒斯特美好,一直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