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建造的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的“北溪”海底天然气管道发生了一系列爆炸,海面泄露出大量天然气,为了防止发生危险,欧洲已经禁止船舶和飞机接近事故海域。各相关国家都怀疑这是蓄意的破坏行为,但肇事方未知,几个周边国家已经开始调查。爆炸事件发生后,中国调动了最先进的的地球观测卫星之一、高分5号02星对事故海域进行观测,以查明有多少甲烷被泄漏到大气中。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温室效应比同等质量的二氧化碳要严重得多。
(高分5号02星对“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一个泄露点的观测分析)
其实就像去年苏伊士运河堵船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国的成像卫星争先恐后地通过拍照来展示实力一样,这次对“北溪”事故的调查实际上也是一场竞争。在10月1日,加拿大卫星运营商GHGSat公司根据前一天收集的卫星数据发布了第一个公开的估计值,表明“北溪2号”管道上的一个破损点正在以每小时超过20吨的速度泄漏气体。但是中国的“高分5号02”卫星于同一天在同一地点收集的数据表明,泄漏量可能达到每小时70吨。10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物理研究所网站发布了一份声明,中国团队表示对自己的数据收集结果充满信心:“从太空精确监测甲烷排放是一项国际挑战。高分五号和其他卫星平台上的多光谱相机在精确监测甲烷排放方面,已经被多次证明是成功的。”结果在10月5日,那家加拿大公司表示其早期公布的数据低估了泄漏量,并将最新数据更新为每小时79吨。
(“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的一个泄露点)
高分卫星对北溪事故持续而精准的监测,代表着中方正在用行动向美国和西方发出明确信号,中国是最认真对待全球气候变化的国家。近年来,中国发射了许多先进的卫星以建立自己的全球气候数据库,包括在今年4月份发射的DQ-1卫星,它是第一颗使用激光束精确计算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卫星。中国对气候数据越来越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此前世界上主流的气候变化模型和联合国用来评估的数据,大多数是建立在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提供的数据之上,这些数据可能会偏向西方阵营,可能会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建设。2018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忠礼院士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说,拥有科学数据的人将在碳排放目标的国际谈判中拥有主动权,他说:“在某种程度上,碳排放权等同于发展权……在国际谈判的游戏中,我们使用科学数据说话。” 我国近些年发射的一系列遥感卫星都在为我国独立掌握气候变化科学数据提供支持。
(美国“鹰眼360”公司提供的乌克兰领土GPS干扰信号地图)
此外,我们也不用讳言,这些遥感卫星也有军事用途。参与研制高分5号 02卫星的研究人员今年7月在《红外与激光工程》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称,用于甲烷探测的红外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军事目标的监视。
军民两用的卫星技术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事实上,这次俄乌战争就充分展示了商用卫星对战争的作用。应该指出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商用遥感卫星在大部分技术指标上,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冷战时期超级大国的军用侦察卫星。乌克兰方面得到了西方国家大量的商用卫星的支持,除了Space X公司的低轨互联网卫星为乌克兰提供了关键的战场通信能力以外,以”行星实验室”公司的产品为代表的可见光影像卫星,以美国卡佩拉公司的产品为代表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卫星,以美国“鹰眼360”公司的产品为代表的商用信号情报卫星,都在这次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俄军之所以最近连吃败仗,就是因为包括卫星情报在内的在战场情报系统比西方国家落后太多。
(美国“卡佩拉”公司的SAR雷达成像卫星拍摄的切尔诺贝利附近的俄军车队照片)
好在我国正在大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在轨正常工作的卫星数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剔除Space X公司发射“星链”卫星的火箭发射次数,我国火箭发射次数与美国的所有其他航天发射的次数相当,已经把其他所有国家都远远甩在后面。这就是我们的底气。
标签:中国调动卫星,精准监测北溪泄漏,中方在用行动,向西方发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