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讯网

卡梅隆:观众看完《阿凡达:水之道》会流着泪走出影院丨对话

admin 来源:未知
导读《阿凡达:水之道》海报。由迪士尼影业出品,20世纪影业、美国光影风暴娱乐公司联合制作的史诗巨制《阿凡达:水之道》将于12月16日在内地以...

《阿凡达:水之道》海报。

由迪士尼影业出品,20世纪影业、美国光影风暴娱乐公司联合制作的史诗巨制《阿凡达:水之道》将于12月16日在内地以Cinity 3D,IMAX 3D,Dolby 3D,中国巨幕3D和普通3D全版本上映。《阿凡达:水之道》12月9日举行了线上新闻发布会,该片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与制片人乔恩·兰多以“云见面”的方式回答新京报等多家媒体提问,细心而又生动地回答了影片主旨、表演与特效等多角度问题。

正如“技术狂人”卡梅隆所言,《阿凡达》自2009年上映以来就在引领电影技术的革新,而《阿凡达:水之道》将继续挑战大银幕艺术的极限,运用3D技术呈现前所未见的沉浸式观影体验。在呈现全面升级的视觉特效、精心打磨的剧情、更多奇妙生物与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人与家庭、人与自然和人与科技辩证平衡共存的人文主题。最后,卡梅隆用一句话推荐《阿凡达:水之道》:“我想说:大家会为了这部电影的美和冒险元素走进影院,再因为影片的情感和力量哭着走出影院。”

片名《水之道》由来,“我太爱待在水下了”

问:第二部《阿凡达》的名字是《阿凡达:水之道》,你为什么选择了水这个主题?这与你多年来对于海洋的兴趣和探索,有什么关联吗?

卡梅隆: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心里应该已经有答案了吧(笑),因为他/她知道我是一个探险家,而且一直在从事海洋保护。我拍过很多和海洋有关的纪录片。我们拍摄的国家地理纪录片《鲸鱼的秘密》最近刚获得艾美奖(2021年第73届黄金时段艾美奖最佳纪录/非虚构剧集)。在世界各地,我一共进行了8次深海潜水探险。成年以后,我也一直是水肺潜水爱好者,在水下已经度过了数千个小时。影片是我的一封情书。

我热爱水下世界,热爱海洋,热爱迷人的海洋动物,热爱美丽的珊瑚礁和海藻森林。我太爱待在水下了。对我来说,拍摄《阿凡达:水之道》结合了我人生的两大挚爱:用画面讲故事的电影,还有海洋。一切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其实现在回看,发现我先拍了热带雨林,然后才来拍大海,我也觉得很意外(笑)。如果一切重来,我肯定会先拍海洋。

影片叫“水之道”,而我们必须攻克水的拍摄之道。同样令我非常自豪的是,我们攻克了非人类角色的面部表演捕捉。这些角色和我们有相似之处,但不是人类。这个效果不是通过化妆实现的,而是CG生成的角色。我们希望角色的效果100%真实,同时100%传达演员表达的情绪。

《阿凡达:水之道》剧照。 片中有大量海洋中的镜头。

兰道:为了激发演员们的最佳状态,我们带他们去了夏威夷彩排。和拍第一部时一样,我们去了雨林,而且这次还去了大海。我们在岛礁浮潜、练习憋气,还有一次特殊经历,或许是地球上最接近潘多拉星球的体验。我们一起去夜潜,下潜了30英尺,坐在黑暗的海里,这时,地球上最像潘多拉生物的蝠鲼突然从幽黑处成群浮现,在演员们的身旁游来游去……

卡梅隆:没错,我们还和蝠鲼互动了。克利夫·柯蒂斯在影片中扮演岛礁族的首领,特诺瓦里。柯蒂斯的胸口有一个蝠鲼的刺青,蝠鲼对他有独特的意义。突然间,他和蝠鲼们仿佛建立了某种灵性的关系,美丽的蝠鲼就在他的身旁游弋,触手可及。我们希望演员们在拍摄前先去想象自己身处另一个星球,对他们来说这并不容易,因为进组前大部分人都没有潜过水。我们训练他们水肺潜水和自由潜水,教他们如何接纳海洋,找到在水下的自如状态。之后我们才回到摄影棚开始拍摄。

卡梅隆在《阿凡达:水之道》拍摄现场。

问:我们很好奇,对于两位来说,是否有将海洋探险或与海洋相关的体验融入这部电影?或者在这部电影中有没有哪一刻是来源于你的个人感受或记忆的?

卡梅隆:很多内容都是。我之前也提到,我花了数千个小时在海里潜水。我见过很多惊艳的景致。我曾多次参与科考,了解了不同物种间的关联和共生关系,以及他们的生存策略,比如生物发光现象。有的动物会通过发光来避免被捕猎,或是用于觅食、求偶等目的。我们把这些知识也融入了影片中。

与此同时,这部影片不仅是我写给大海的情书,也是我身为父亲讲述的关于亲情的个人故事。我们都有过十来岁的经历,对吧?每个人都年轻过,我们都知道这个时期有什么样的感受。青春不一定是美好的,我们在探索自己是谁、和世界有什么关系时,会感受到很多不确定性和焦虑感。而如今作为五个孩子的父亲,我又有了另外一个视角。我最小的孩子今年16岁了,其他的孩子都经历过了青春期和年少的烦恼。

《阿凡达:水之道》剧照。 亲情成为影片的主题之一。

编剧时,当我写杰克和奈蒂莉的故事时,我就是他们。当我写洛阿克、奈特亚和琪莉的故事时,我也是他们。剧作中有很多我自己的影子。幸运的是,我们的演员们都已为人父母。佐伊有三个儿子,萨姆有三个儿子,史蒂芬·朗有好几个孩子,西格妮有一个女儿。所以他们一开始就领会到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而且他们都很喜欢——很好的主题,新故事的讲法也很动人。

问:两位最喜欢的角色是谁?

卡梅隆:我爱每一个角色,就像爱自己的每一个孩子——我有五个孩子。我爱每一个角色,当演员们把他们演活了以后,我就更爱了。我也爱剧本里的角色,但这有点自我感动,是吧?到了某个时候,我就可以放手了,琪莉已经不再属于我一个人了。琪莉属于西格妮,她是西格妮的作品。杰克属于萨姆。

呼吁理解自然,寻求更平衡的生存方式

问:很多人很好奇,科幻作品中的外星文明往往是邪恶或者危险的,但《阿凡达》系列中却不然。两位创作《阿凡达》系列时,背后主要的思考和理念是什么?

卡梅隆:我很高兴媒体朋友注意到了乐观的一面。《阿凡达》的故事其实既悲观又乐观。影片中的地球人榨取资源,打压原住民,做了很多坏事。但如果你退一步再看,你会发现《阿凡达》其实在说:我们也是纳威人。电影里其实不是在讲真的外星人,讲的是我们自己。这是一个由人类讲述、由人类演绎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对吧?

影片里的地球人代表我们阴暗的一面,贪婪、破坏环境,等等。纳威人代表我们善良的一面,代表我们希望自己成为的样子,或是怀念的自己曾经的样子。纳威人让我们想起自己小时候,和自然、和他人有强烈的连接的时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纳威人是我们的愿景。我们想要变得更像纳威人,不要变成地球的贪婪逐利者,残忍地破坏环境。影片是一个巨大的隐喻,它关乎人性的本质,反思社会价值观的撕裂。

《阿凡达:水之道》剧照。 纳威人正在与海洋生物沟通。

它也是一个呼吁。它呼吁我们清醒过来,去寻求平衡,去找到一种科技化的生活方式,发挥科学和技术最大的益处,去更好地理解自然世界、抗击疾病、消灭贫穷等,与此同时,重新去亲近自然,努力找到一种更平衡的生存方式。

兰道:我觉得卡梅隆在电影里写的一句台词可以很好地概括:“我看见你(I see you)”。去真正地看见他人,不仅看见他们的外表,更要看到他们的本质,接纳他们的真实。在《阿凡达:水之道》中,我们将结识纳威文化中的另一族群:岛礁族。他们的外貌和奥马蒂卡亚人不一样。两群不同的人要学着接纳彼此。萨利一家来到岛礁部落时,像是离了水的鱼(字面意义和修辞意义上都是)。他们得学着适应,学着让自己被接受,而且是作为真实的自己被接受。

拍片以演员为中心:动画师没有“优化”

问: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幕后小故事可以与大家分享?

卡梅隆:有趣的故事太多了。每天我们都尽可能地让片场充满乐趣。虽然排片进度带来很大的压力,每时每刻大家都在拼命工作,但剧组有一种轻快的氛围。制片工作持续了5年,团队密切合作,前6个月和编剧合作,然后再是演员——在拍摄前期,大部分演员都参与了表演动作捕捉,包括西格妮、萨姆、佐伊,和所有有CG角色的演员,一共花了18个月拍完。然后我们开始拍摄真人表演,包括扮演“蜘蛛”的杰克·尚皮永,还有布伦丹·考威尔,他演了一个图鲲捕捉部队的舰长。

演员们给了我们很多肯定。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得到了尊重,因为我们建立了信任的纽带。开机前我们会说:接下来请大家好好发挥,忠于自己的感受和判断,不要为了表演动作捕捉去刻意夸大自己的表演。什么刻意的改变都不必要。只要给出最真实、最诚恳的表演就行。

后期制作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所以演员只能信任我们最终会拿出令人满意的成片。他们都很喜欢自己的角色,相信角色做出的决定,也相信制片过程里会保留他们最真实的演绎。我们没有对表演做出任何修改。动画师没有做出任何调整和“优化”。我们让动画师通过海洋生物来发挥创造力:掠波翼龙、伊鲁、图鲲,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生物。但我们希望演员的表演不受他人“创造力”的干预,尽最大可能保留他们原汁原味的演技。

卡梅隆与饰演杰克的演员萨姆·沃辛顿在片场沟通表演细节。

在好莱坞——可能全世界都有,中国也有——有的演员会认为我们想让演员下岗。其实正相反。我们的拍片流程是以演员为中心的,我作为导演要直接和演员合作,不受灯光、运镜之类的影响,也不存在说太阳快落山了,我们要赶紧把该拍的镜头都拍完。这些干扰因素都不存在了。作为一个自己编剧的导演,人物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最高兴的就是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可以全神贯注地聚焦人物本身,专注他们的台词、肢体、情绪、感受,一一打磨。一旦这项内容完成了,我就知道影片成了。之后的所有工作,无论要花多久才能做到完美,我都知道已经稳了。第三部就处在这样的阶段,拍摄已经完成了!演员们贡献了完美的表演,无可挑剔。第三部现在正在后期制作的阶段。

兰道:这套流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演员们可以做到平时做不到的事情。

卡梅隆:没错,西格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西格妮扮演了一个15岁的女孩琪莉。在开机时,她本人应该是69岁,对吧?所以角色年龄还不到她实际生理年龄的1/4。她把这个角色演得相当动人。很多人都说琪莉是他们在这部电影里最喜欢的角色。你知道,我从不选最喜欢的角色,但我超爱她在这部影片里的表演,所有人都被深深打动了。技术的力量展示得淋漓尽致。我认为这只是一个起点,未来技术还能帮助我们实现更多。

3D并不落伍,中国放映技术达世界级水准

问:首部《阿凡达》开启了3D电影的新时代。两位对这些年来3D电影的发展有何看法?什么样的电影才真正需要3D观看体验?

卡梅隆:我觉得用长焦镜头拍摄、剪得很快的3D电影都很糟糕。我认为3D要审慎地使用。每个镜头留出充裕的时间,焦距更短、更广角,让观众可以四处观察,向上看看、向下看看。观众要透过屏幕看到一整个世界。对吧?

我们希望有更多这样的3D电影。此外,每个电影人都有自己的风格,要找到自己的风格与3D最佳的结合方式。另外要知道作品是为大银幕拍摄的。我可以用大卫·里恩(英国著名的电影导演、制片人和剪辑师,执导过《桂河大桥》《阿拉伯的劳伦斯》等史诗影片)式的镜头,画面大气磅礴,人物只占很小的比重。也有的时候要上大特写,观众看得清演员皮肤上的每一个毛孔和瞳孔虹膜上的每一个细节,这也很酷。我认为3D应该是增加价值,而不是削弱价值。

很多人觉得3D已经是过去式了,他们忘了一件事:当《阿凡达》上映时,全球总共约6000块3D屏幕,其中2500-3000块在中国。现在,中国有6万多块3D屏幕,全世界有超过12万块。和当年早已不是同一个数量级。可以说3D的普及程度空前。人们对3D的兴趣有所降低,但远没有消亡。《阿凡达》重映时,97%的票房收入都来自3D版。我认为人们把3D和特定类型的电影挂钩,可能是视觉冲击力更强的,或是带观众前往另一个时空的电影。可以是历史片,也可以是《阿凡达》这样未来主义电影。我想人们依然愿意踏上那样的旅程,依然想在电影院里感受那种独特的体验。

3D电视的效果不好,这应该是普遍共识了。看电视时,无论看的是电影还是电视节目,观众和内容的关系都完全不一样。在电影院里,在更有仪式感、更独特的体验中,3D可以很精彩。话虽如此,我还是要说:如果你是一个不喜欢3D的人,没关系,还是可以去电影院,去看《阿凡达:水之道》或者任何一部你喜欢的电影,任何你想要拥有独特体验的电影。大屏幕还在,公共体验还在。我们都觉得2D版的《阿凡达:水之道》美轮美奂。我花了很多时间来确保最佳的2D呈现。所以并不是说“我不喜欢3D,所以这部电影我不看”。3D的占比其实很小。电影本身,包括演员的表演、场景、视效、摄影、动物等,才是更重要的部分,占到98%。

卡梅隆与制片人兰道以“云见面”的方式回答媒体提问。

兰道:得益于先进的放映技术,如今我们可以在电影院呈现更高水准的画质。感谢CINITY这样的公司。我去参加欧洲电影博览会(CineEurope),首次披露《阿凡达:水之道》片段时,就选择了使用CINITY放映。

卡梅隆:CINITY是中国研发的激光投影技术,世界级水准。我们希望CINITY放映系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因为它的放映效果非常优秀。

兰道:所以,如果大家打算去看《阿凡达:水之道》,请选择CINITY、杜比、激光IMAX。我们很感谢CINITY这样的公司不断推动技术发展,让我们能把精心打磨的作品用最佳品质呈现给观众。

问:能否用一句话向中国观众推荐《阿凡达:水之道》?

兰道:我要说的是:如果要选一部必须走进影院用大银幕观看的电影,那一定是《阿凡达:水之道》。

卡梅隆:我想说:大家会为了这部电影的美和冒险元素走进影院,再因为影片的情感和力量哭着走出影院。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卢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