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以前我总会听大家说,广州是最包容的“一线城市”,我本来还不算太理解,这个“包容”到底指的什么意思?
毕竟,现在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不光是“一线城市”或者“二三线城市”,就算其他各种中小城市,也都会有大量来自各个地方的“外地人”,这又有什么“包容不包容”的区别呢?反正,“不包容”也把“外地人”赶不走了。
这就像,城市里的“当地人”和“外地人”在客观事实上就已经住在一起的,你“包容不包容”都改变不了这样的客观事实,而且越是“一线城市”,吸引的“外地人”也就越多,那不是应该越是“一线城市”就越是“包容”吗?
而广州所谓的“最包容”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
在我搬来广州差不多一年之后,终于开始慢慢有所体会,作为“外地人”在广州这座“一线城市”里生活,各种微小细节上是如何“被包容”的?
首先,当然就是在你来到这座城市生活之后,“当地人”会不会给你明显的“距离感”?或者是有“城里人”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方面,大部分广州人都还不错。
广州人普遍生活得比较轻松随意,穿什么、用什么都先从实用出发,他们大多都会看起来很朴实,即便是有钱人,也不会特意让你看出他们有钱。
甚至有一次,我坐在路边吃大排档时,看见一辆劳斯莱斯迎面开过来,司机为老板开车门,然后老板就坐在我们旁边的桌子上,跟我们一样开始吃路边的大排档。
你觉得这个老板在炫耀吗?其实,劳斯莱斯、司机、大排档对于这个老板而言,都是一样的“日常”,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如果你觉得他在“炫耀”,那就是你自己的心理在作祟。
当时跟我一起吃大排档的广州朋友,从头到尾都没人注意路边的那辆劳斯莱斯,也没有注意隔壁桌的老板和司机,只要你自己心理不作祟,大家都一样在享受美食,其他的,你不必羡慕,你也不必自卑。
当然我是说绝大部分普遍情况,不表示没有“特例”,百样米养百样人,总会有人“与众不同”。
其次,就是当你在这座城市生活时,这座城市会不会试图改变你?我在广州的时候,发现很多“外地人”在广州生活,依然可以保持自己家乡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等。
大家都知道,广州有不少“城中村”,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城中村”的存在破坏了广州作为“一线城市”的形象与面貌,但不得不说,“城中村”也让广州作为“一线城市”的同时,在高楼大厦之间,保留了许多一般城市已经没有的“乡村气息”。
当很多“外地人”都聚集生活在“城中村”,他们就可以有机会在广州保持自己家乡原本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气息,还可以在“城中村”里自家老乡开的餐厅吃到“最地道”的家乡菜。
而广州在“城中村”的管理上一直都比较“温和”,没有那么“激进”地去赶走生活在里面的人或者改变他们,当然,这引起了不少问题,也产生了不少争议。
广州“城中村”将来何去何从?现在大家心里其实还是没有底。但有一点是不会变的,广州不会强行改变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外地人”一定要改变自己,不一定要顺应“本地人”的生活方式,总之,“我活我的,你活你的”。
最后,我觉得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广州这座城市可以接受“外地人”的评价,不管是称赞还是批评,都可以接受。
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了,接受“外地人”的评价,这不很正常吗?大家在一座城市生活,总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城市又不是人民币,不可能人人都喜欢啊,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都再正常不过。
说是这么说,但很多大城市“当地人”是接受不了“外地人”评价的,如果“外地人”批评他们的城市,他们会极力反驳,如果“外地人”称赞他们的城市,他们也会觉得,你一个“外地人”,你懂什么?
总之,你作为“外地人”,就没有“资格”评价我们这座城市,不管是批评还是称赞,你最好都不要说,你喜欢就住,不喜欢就走,走了最好不要回来。
所以,有的“一线城市”,你住了十年,都未必会有归属感,但有的“一线城市”,你哪怕只住了十个月,你都会觉得你好像已经很快被这座城市接受了,是不是真的已经有归属感了还不好说,但肯定是感觉“被包容”了,你觉得呢?
最后,我想在兔年到来之际,愿每一个生活在广州的外地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不管你到哪里过年,广州都能等着你回来。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