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了河口湖的团子,今天来说说乌冬面。
河口湖车站对面有家饭店,以乌冬面而闻名。可是当天要赶车,抵达车站时,距离发车只剩一小时了。一小时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够不够吃碗乌冬面呢?短暂的纠结过后,还是忍不住走了进去。
店门很小,里面却很宽敞,各种发色的游客很多,但伙计很少,无论点单还是上菜,都要有耐心才行。时间有限,只点了两份招牌什锦乌冬面,一边等面来一边看时间,心里还在盘算,只要在15分钟内上面就能赶上车。
还好,数到第12分钟的时候,伙计用铁夹子夹着两碗面过来了。说是碗,其实更像是铸铁锅,端来时锅里的面汤还在沸腾。
与常见的圆形乌冬面不同,这里的面条更像是加粗的手擀面,极为筋道,带着麦香。太烫,只得两手并用,夹起一筷子放在勺里吹一吹,才能入口。
面条里搭配的蔬菜很多,有白菜、四季豆、洋葱、胡萝卜,还有又粉又甜的南瓜。虽然种类不同,但煮过之后都是鲜甜的,这甜味儿就进了汤里,格外好喝。汤底是猪骨熬的,醇厚不粘嘴。吃完面条,最后喝几口汤溜缝儿,还是热乎乎的有点烫口。冬天里吃上这么一碗面,真是又落胃又温暖。
看看表,离发车只剩10分钟,来不及把汤都喝完,赶紧埋单离开。这么短的时间内吃下这么一大锅滚烫的面条,还真是头一次。没能细细去品味,多少有点遗憾。
#青鱼小黑板#乌冬面的起源是馄饨?
乌冬面最早是遣唐使从唐朝带回日本的一种点心,用小麦面粉做成的年糕团子里加入馅料然后水煮,因为表面光滑,所以被称为“konton(混沌)”,但因为是吃食,就把三点水改成了食字旁,就是“馄饨”。后来,又因为要趁热吃,就变成了“温饨”,最后成为了“udon饂饨”,发音为“乌冬”。随着时间的推移,乌冬的形态也在发生改变,到了江户时期,皮包馅儿的做法已经不再流行,成为和现在的乌冬面似像非像的食物。
而最早的面条则叫做“索饼”,意思是像绳索一样长的小麦制品。后来,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面条变得越来越细,成为了细长棒状的“切麦”(当时的中国称为“切面”)。冷的面条就叫“冷麦”,热的就叫“热麦”,煮熟了后变温的就叫“温麦”。不知从何时起,“温麦”也成了“饂饨”,切麦也被收入到了乌冬的范畴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