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讯网

​知乎的“真面目”

谭奇邃 来源:DoNews

图片

文章经授权转自民众号:亿欧网(ID:i-yiou)作者: 小北

知乎用户“海贼-王路飞”有点生不逢时。

他在知乎上一共回覆过244个提问。在这些回覆里,他时而化身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运发动,时而是伊拉克的战地记者,时而是受小人侵犯的公司老板;他在西双版纳禁过毒,入股过万达,当过国务院向导的秘书,当过村长、菜市井、赌徒、教官;他还在西伯利亚滑雪,发生雪崩,仅他一人生还……

2017年3月,在编造了100多种虚假人生后,知乎对他举行了永久封号的处置惩罚。

而现在,当你打开知乎,林林总总惊悚刺激的虚构类故事会内容已经屡见不鲜。以至于用户戏谑:“编乎,分享你刚编的故事。”除此之外,明星、娱乐、两性等资讯,减肥、植发、医疗、婚恋等广告也充斥其间,知乎早已不是谁人高端问答社区。

从“高质量问答”到“故事会”,知乎的真面目是什么?

从“问答社区”到“内容平台”

一切嬗变,都源于知乎底层逻辑的跃迁。

起家于问答社区,但知乎的野心不止于此。使用一切方式毗连所有知识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成为一家多元化的内容平台,才是知乎最终想成为的样子。

从社区到平台的跃升,最重要的是提升用户规模。

建立之初,知乎实行关闭邀请制,前200名用户都是互联网圈的领武士物和差别领域的专家、学者,好比李开复、王兴、王小川、徐小平和马化腾等。前40天,这些用户在知乎上创作了8000个问题和2万个回覆。

邀请制保证了问答的高质量,这些问答也获得了广泛流传,知乎就此塑造了专业、严肃的品牌形象。

但精英阶级自己就是中国网民的少数,知乎不行能停留于此。2012年底,知乎举行了多场内部讨论会,举行“小众”与“公共”之争。最终,知乎决议成为一家“满足更多人需求”的公司。

自此知乎开始了不停下沉之路。

2013年,知乎向民众开放注册,一年时间内注册用户由40万迅速攀升至400万,用户类型也延展至互联网周边领域。

2013-2016年,知乎一方面努力扩大回覆者的多样性,让内容更多元;另一方面不停降低普通用户的使用门槛,让用户更“公共”。好比“XXX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的句式,问题的目的不再是寻求谜底、追问原理,而是让用户分享自己的履历,引起更多用户的共识和到场。

2018年5月19日,在“第五届盐Club新知青年大会”上,知乎公布了“迈向普惠内容平台”的战略转型偏向。

“普通化”带来了用户规模的连续增长,招股书显示,停止2020年12月31日,知乎累计拥有4310万内容创作者,已孝敬3.53亿条内容,其中包罗3.15亿个问答。用户结构上,周源曾明确表现,知乎二、三线都会用户数量正在迅速增长,年轻用户的比例不停提高。

陪同下沉而来的,是精英和大V的逃离。

早期的知乎由各专业领域内的资深人士掌握话语权,他们是知乎的创作焦点,其他大部门人都是围观者,知乎的用户结构出现为金字塔型。

而在不停下沉后的新生态中,金字塔顶端的精英逐渐逃离,普通用户逐渐增多,而且他们不再仅仅是内容的消费者,也可以是内容的生产者,知乎的用户结构转变为橄榄型。知乎也完成了从“知识社区”到“普惠内容平台”的转变。

当知乎上泛起“你所履历过的最惊悚恐怖的故事是什么”、“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失常女人”、“你所知道的韩国娱乐圈的瓜有哪些”等惊悚刺激、泛娱乐问题时,知乎已不是原来的知乎,用户也不再是原来的用户。

图片

图源:知乎

商业化反噬内容质量

无论是高端问答社区,照旧普惠内容平台,获取利润都是一家商业公司的天职。很显然,知乎平台的野心,相称的也是一份更为激进的商业化需求。

建立的前几年知乎一直保持克制,到2016年才开始探索商业化变现。这一年知乎上线了付费产物值乎,联合知识与直播推出了知乎Live,以及上线了传统的banner 广告。

2018年6月,知乎将“知识市场”业务升级为“知乎大学”,形成“课”、“书”、“训练营”配合组成的产物体系。除此以外,知乎还上线了独立开发的原生广告系统。

至今,知乎形成了线上广告、付费会员、商业内容解决方案以及在线教育、电商四大营收泉源。

图片

据招股书,2020年知乎总营收13.52亿元,相较2019年的6.71亿元同比增长101.7%。其中广告的营收孝敬到达60%以上,付费会员的营收孝敬从2019年头的12%增长至2020年尾的20%。

广告带来内容的软化和用户体验的下降。好比在知乎中搜索Python教程,在一则看似正常的问答中,夹杂了3个相关的课程、书籍广告。

图片

图源:知乎

而在付费会员的探索中,知乎开始“编乎”。

2019年,知乎推出全站会员服务“盐选会员”,会员权益包罗“付费内容”权益、“社区功效”权益及会员用户的“身份权益”三个维度,最初定位是通过盐选专栏的优质内容获得付费收入。

然而盐选热度榜的前20位中,一度有17个栏目为虚构或非虚构的故事会栏目。“海贼-王路飞”式的虚构创作在知乎上屡见不鲜,2019年底,知乎开始正视这种方式的商业价值,从各个渠道招揽网文作者回到知乎,甚至开设了官方账号“故事档案局”,专门收集和转载种种惊悚刺激的故事和段子。

无论是广告照旧内容付费,商业化变现自己无可厚非,但在商业化和内容质量的平衡上,知乎“严肃、专业、知识性”的特征逐渐淡化,虚构、低俗的内容,让知乎离初衷越来越远。

互联网上的“稷下学宫”

成为普惠内容平台,充斥着惊悚、低俗、泛娱乐内容的知乎,引来了高质量用户的逃离和反感。那么,如果不做平台,知乎会是什么样?

或许会是问答社区Quora的样子。

Quora建立于美国,比知乎早一年上线。建立11年,Quora一直保持着问答社区的基本形态。

Quora前期的生长路径与知乎一样。建立之初实行邀请制,邀请了Facebook首创人Mark Zuckerberg、Craigslist首创人Craig Newmark等硅谷精英人士和社会名士入驻回覆问题,积累了大量的优质谜底。

2010年6月,Quora向民众开放注册,用户数在半年内增长至54.7万。第一次用户规模扩张后,Quora完成了初期形态的搭建:用户投票实现谜底排序,通过算法突出优质内容,凭据用户行为实现精准的定向推送,引入社交机制。

在搭建了这一套机制之后,Quora继续发力用户增长。停止2018年9月,Quora的用户规模突破3亿,成为美国最大的问答平台。但在用户规模扩张的同时,Quora并未像知乎一样泛起严重水化、惊悚故事会的现象。

一是在商业化上,Quora更为克制。与知乎一样,Quora从2016年开始商业化探索,通过广告实现盈利,但至今,广告依然是Quora唯一的盈利模式,且Quora对广告的筛选更为严格。

二是在内容上,Quora建设了严格的监视机制——“谜底必须是有益的,无助于问题的谜底都市被隐藏”。这淘汰了段子手的发挥空间,也保证了内容的质量和水准。

更深条理上,导致Quora与知乎差别的基础原因,是人的差别。很大水平上,产物是CEO小我私家性格的映射,Quora CEO Adam与知乎CEO周源的小我私家特质决议了两款产物的差别走向。

Adam是一名天才,高中时期他开发的软件就收到了来自微软近百万美元的收购请求。大学时期,他与扎克伯格一起搭建了Facebook,后成为其CTO。扎克伯格曾表现,Adam是世界上有最佳创意的六小我私家之一,《财富杂志》也曾赞誉他为“科技界最智慧的人之一”。

2008年,Adam从Facebook去职,建立了Quora。2012年,他从自己的资金中拿出2000万美元完成公司的B轮融资。

Adam更像豆瓣首创人阿北,是理想主义者。他把Quora当成一份理想,不希望商业化反噬质量。Adam曾多次表现“Quora的专注点在于内容质量”,“Quora没有盈利,也没有计划实验盈利”。他的理想路径是“凭借内容实现用户增长,从而自然盈利”。

如同互联网上的“稷下学宫” ,建立至今Quora保持了问答社区的基本形态。由于盈利寥寥,Quora未传出过上市消息,最新一轮融资是2017年4月的D轮融资。

在建立知乎前,周源先是做了几年的商业记者,后开发了一款帮企业在百度等搜索引擎投放广告的治理软件Meta搜索。Meta搜索失败后他看到Quora,建立了知乎。

生长初期,知乎如同Quora一样,维持着高端、专业的调性。

或许是中国猛烈的互联网情况推动着他,他曾在采访中直言知乎要“走得更快”。“今天的互联网竞争很是猛烈,竞争是没有太多界限的,甚至可以认为今天的互联网竞争就是二战,环太平洋地域全在打,你不能说自己不是参战国。所以更快速地构建竞争力、产物力、创新力是很是重要的。”

同时在面临质疑时,他又重申建立知乎的初心:“在垃圾泛滥的互联网信息海洋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是绝对的稀缺品,知识被系统化、组织化的高质量信息都还存在于个体大脑中,远未获得有效的挖掘和使用。知乎提供了一个发生、分享和流传知识的工具。”

这样一份赤诚的初心,终究照旧在猛烈的互联网大潮中,逐渐迷失。

特别声明:本文为互助媒体来源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地方有。文章系作者小我私家看法,不代表本站专栏的态度,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QQ:14945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