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综合医改工作开展以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严格按照“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改革要求,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综合医改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持续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加强“三医”联动,助推健康扶贫,综合医改成效明显。
2016年,互助县被确定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2019年,被确定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同时授予全省卫生健康工作先进集体。
家庭医生“送”健康
家住互助县林川乡包马村的张延寿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已有77岁高龄,患有高血压、气管炎等慢性病。自签约家庭医生后,他足不出户,在家里就能享受医务人员的服务。询问病情、免费血压监测、面对面随访在他家已成为常态。“平时就我跟我老伴在家,家庭医生会经常来看望我们。”张延寿说。
林川乡包马村乡村医生张延鸿告诉记者,他2007年参加工作,父亲原来是村里的老村医,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一直在卫生院工作,到现在已经有13年,现在他不仅要给村民看病、治病,而且还需要建立大病、慢病等病例档案,按时提供给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张延鸿说。
互助县人民医院林川分院辖区常住人口12136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75.77%,履约率94.62%;贫困户、“两病”人员及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人群4541人,签约率达92.56%,履约率达100%。家庭医生为辖区慢性病患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上门服务,签约家庭根据病情需要可与家庭医生预约医共体专家进行转诊。
“两病”补贴送福音
在医改工作中,互助县对高血压、糖尿病“两病”患者门诊用药进行保障,给予患者相关门诊用药补助,减少了贫困患者治疗费用。
近日,记者在林川乡韭菜沟村卫生室,看到了正为家人购买高血压药品的村民白风鸣。“我家老人患高血压有三十多年了,现在有了好政策,高血压患者可享受400块钱的药品补贴。”白风鸣说。
据了解,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足额缴纳医保费用的人员,经定点医疗机构规范诊断,确诊为高血压、糖尿病“两病”且需采取药物治疗的患者,可分别得到400元和600元不等的药品补贴。不仅如此,在持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互助县着力建立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由互助县人民医院和互助县中医院分别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共享医疗卫生资源,构建了远程会诊、影像诊断、心电诊断网络,实现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预防在基层、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分级诊疗格局。
深化改革惠民生
近年来,通过医改的不断深入,互助县人民医院跟10家卫生院建立了医共体,建成了县乡两城的远程会诊系统,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使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就能享受到镇级专家的服务。
今年以来,互助县探索实行医共体内医保费用,以“门诊按人头打包+住院费用总额预付”的多元化付费方式,预算住院费用医保支付基金1.1亿元,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按病种收费的病种数分别达118种、100种,医共体基本医保门诊统筹打包付费共计1420万元。县内2家县级医院、21家乡镇卫生院均纳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范围,互助县人民医院、互助县中医院分别建成省市级重点专科7个和5个,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分别达306个、108个。1至10月份,临床路径管理病例占总出院人次的70.3%。
为着力减轻贫困患者就医负担,互助县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采取一系列举措,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将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到人,精准到病,实现应治尽治、应保尽保,坚持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严格控制医保目录外药品和耗材使用,减少住院自付费用,病人在入院时实行“免交押金”,出院时享受“一站式”结算,帮助贫困患者规范转诊转院行为,确保患者享受到医保倾斜政策,为土乡百姓铺就了一条健康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