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之美,美在山川,数乡村最为纯净;
甘肃之美,美在文化,数乡村最有韵味;
甘肃之美,美在人民,数乡村最为质朴。
甘肃70%的文化旅游资源集中在乡村,广大农村地域广阔、生态美好、民风淳朴,原始纹理保留完整,传统文化保存完好。但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捧着金碗要饭吃”的状况一度让这片希望的田野深感困惑。
近年来,甘肃致力于唤醒乡村沉睡的美丽,探索出乡村旅游反哺“三农”的甘肃道路,一个个“美丽战胜贫困”的生动样板由此诞生。文化旅游富裕乡民、提升乡貌、留住乡愁、文明乡风的作用得以发挥,农民致富也有了 “金钥匙”。
12月22日,2020“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将在陇南市康县隆重开幕。值此盛会召开之际,本报特推出系列报道,以《脱贫攻坚的“突击队”》《生态产业的“排头兵”》《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农耕文化的“布道者”》四个篇章,深度解析甘肃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典型经验以及未来走向,以飨读者。
甘肃,“苦瘠”甲天下。
甘肃,却有着天赋异禀的旅游资源——苍茫的大漠戈壁,巍峨的天下雄关,神奇的雪域高原,秀丽的“陇上江南”……
甘肃旅游,如何破解这一矛盾,写出一个“大”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甘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近几年来将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当作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有效途径,将沉睡的美丽唤醒。甘肃最大限度地把政策、项目、资金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支持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递给农民一把致富的“金钥匙”。
资源变“财源”,风景变“钱景”。逐渐兴起的乡村旅游,使甘肃一个又一个美丽乡村不再“待字闺中”。甘肃的大景区有了补充,偏僻的小乡村有了希望,无助的贫困户有了盼头。
乡村游的大产业
“近五年来,乡村旅游带动脱贫人数占到全省总脱贫人数的20%以上,全省已有55.46万贫困人口依靠乡村旅游实现了稳定脱贫。”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卫中说。
小小的乡村旅游,缘何能有如此大的能量?也许,从尕秀村可窥一斑。
尕秀村,深处碌曲草原腹地,自然风光绚丽多姿,塞东克尔古城堡遗址历史悠久,国道213线穿境而过。
这里,整齐划一的藏家民居、独具特色的藏式门楼、干净整洁的水泥村道、错落有致的休闲广场……无处不在的藏地风情,向人们展示着“生态旅游第一藏寨”蓬勃发展的活力。
“以前,这里是一片草滩,没有房子,只有帐篷。牧民们一年四季都跟着牛羊走,以天地为厕,垃圾随处可见,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老人看病娃娃上学都特别困难。”78岁高龄的桑吉嘉措老人回想着过去,“如今,住在这么漂亮的房子里,吃穿不愁,村上就有村医室,尕秀村小学走路10分钟就到了,看病上学都很方便,这日子以前怎么敢想啊!”
天气好的时候,桑吉嘉措每天都会在自家经营的牧家乐门口坐坐。这个小店在旅游旺季时一天能赚近1000块钱,一年下来光是牧家乐的餐饮收入就有5万多元。生活富足了,桑吉嘉措老人的话也多了起来,只要逮住机会,就会向游人们诉说这片土地的变迁。
尕海镇党委书记苏努东珠告诉记者,2019年尕秀村成功申报国家4A级景区,接待游客80万人次,游客数量大幅增长,许多牧民渐渐开始从事旅游服务业。他感慨地说,原来发展旅游业还真能端上“金饭碗”,以前真是守着“金山”饿肚子啊!
这几年,借着“全域旅游”的东风,陇原大地崛起了一个又一个“尕秀村”。
近年来,全省文旅系统多措并举促进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小旅游”遍地开花,成功打造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10个、田园综合体10个,10个“样板村”、康县30个重点村正在加快建设,示范带动全省有生态人文优势的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国际范、甘肃味、乡土情”的甘肃乡村旅游已走出深闺,一笑一颦光彩照人。
山货迎来山外客
“现在来村子旅游的人也多了。我种的菜、挖的山野菜还有自己酿的‘二脑壳’白酒,都交给乡村旅游公司和农家乐,一年的收入能达到七八万元。”陇南市康县花桥村贫困户蒲元清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
夹一筷野菜、喝一碗土酒、带一点特产、晒一组图片,来乡村旅游的人要的就是这个味。
在这一点,以美景做“背景”,让乡村做“货架”的甘肃乡村旅游“很对味”。全面提高乡村旅游对农产品的带货能力,一直是甘肃省发展乡村旅游的“夙愿”。
七里河区袁家湾村,百合是这儿的村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依靠。前些年,随着种植面积扩大,百合价格逐年走低,该村百合产业日渐式微。
为扭转这一局面,从2017年开始,借助距离兰州城区近、森林覆盖率高等优势,袁家湾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了村史馆、百合谷、百合屋、百合长廊等,种植兰州百合和各类观赏性花卉,吸引市民游玩。通过“依托百合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借助旅游带动百合产业发展”的双向路子,村子知名度越来越高,游客也越来越多,村民通过开农家乐、销售百合及相关产品,收入节节攀升。
致富带头人高作旺告诉记者,如今村里的百合“足不出户也不愁销路”。
除了农产品,带着甘肃标签的“香包、剪纸、砖雕”等农民手工技艺、艺术作品也随着“乡村游”的兴起向旅游产品转化,热了庆阳香包,火了陇南花椒……
“把游客引进来,把农产品卖出去”。随着甘肃省农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以节会带货、直播带货等为主的“旅游+”模式处处彰显着“带贫效果”。
省文旅系统组织快手、抖音短视频平台,相继开展唐汪杏花、永靖百合和兰州什川梨花直播,3次直播累计观看量577.6万次,永靖百合直播带货售出百合1200斤3万多元,什川梨花直播带货售出手工香包近500份。
而在“丰收了·游甘肃”特产尊享计划中,途牛特产频道、会员中心、旅游顾问朋友圈、途牛苔客等渠道上线了甘肃特产系列。利用美团买菜进货、小象生鲜等平台,向东部城市销售定西土豆1000多吨、会宁洋葱300多吨、庆阳苹果200多吨、民勤蜜瓜60多吨。
“甘味”农产品借着乡村旅游的东风,批量走上了东部城市居民的餐桌。
富了“口袋”富“脑袋”
见的外人多了,脑子也就活了。
乡村旅游的发展,打破了乡村地域的封闭性和落后性。四邻八乡及省内外游客的到访以及主客间的交流,为憨厚的甘肃农民带来了市场化、法制化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模式,普通老百姓也开始思考换个活法了。
肃州区东洞镇的90后绣娘曹爱玲,用一根绣花针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师承国家一级刺绣大师马丽萍,曹爱玲小小年纪便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又于2018 年创办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起“就业扶贫车间”“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就地吸纳劳动力 20 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 11 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劳动力女性有 10 多人。
通过这些巧手,一件件刺绣、串珠、丝网花、手工编织作品,让这些贫困户的手指变巧了、手头有钱了。
“教会更多妇女刺绣,让她们掌握这项技能是第一步。下一步,我打算带领周边乡镇热爱刺绣、会刺绣的妇女,把刺绣发展成一个产业链,打造自己的品牌,将刺绣作品销往更多地方,发扬刺绣文化,让更多人换个活法。”曹爱玲说。
“富口袋”与“富脑袋”并举。着力培育理念新、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旅游从业者,成了甘肃乡村旅游的主攻方向。
直到2014年贫困发生率还高达57.2%的泾川县泾明乡白家村,为摆脱贫困近几年打出了“山水白家”乡村旅游品牌,全村42户群众从事餐饮、手工艺品制作、土特产销售等。2019年累计接待游客7.2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80多万元。白家村现成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民依靠旅游产业脱贫致富,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如今的白家村村民,无论牛角沟遗址历史文化,还是当地民俗农耕文化,人人都能讲几句,个个都是解说员。
近年来,全省文旅系统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举办不同层级的文化旅游扶贫骨干培训班,对县(区)、乡(镇)分管领导、扶贫重点村干部、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和民间工艺品传承人、乡村旅游经营人员分批进行轮训,每年培训6000人以上,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储备了一支乡村旅游人才队伍。
甘肃70%的文化旅游资源集中在乡村,绝大多数贫困人群在农村。正如陈卫中所说,从“视觉消费”到“产品消费”再到“内容消费”,乡村旅游,无疑是物质和精神“双脱贫”的最好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