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面塑
崂山地域农村世代相传的手工艺面制品,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其中王哥庄街道的面塑最具代表性。近年来,王哥庄街道面食行业的能工巧匠们在传统名堂基础上,融入地方元素,不停创新馒头的名堂造型,开发出了鲜嫩松软、口感甜美、造型新颖的“福、禄、寿、喜”系列产物,现在王哥庄名堂馒头已申报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揉+铁锅蒸+崂山水+传统工艺+奇特配方”造就了高品质的王哥庄大馒头,深受消费者青睐。短短几年的生长,王哥庄馒头已成为岛城家喻户晓的旅游特产,产物脱销岛城,远销北京、上海以及港澳地域,王哥庄馒头成为继崂山茶之后又张一崭新而亮丽的手刺,大馒头闯出了大世界,大馒头实现了大效益。
崂山绿茶
原产于青岛崂山,是中国种植茶叶的最北界。由于其奇特的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地,高山云雾,昼夜温差大,驰名中外。
20世纪50年月,有人提出“南茶北引”的设想,认为崂山三面临海,气候温和湿润,水质优良,又有适宜茶树生长的酸性土壤。1957年冬,青岛市园林治理处开始茶苗移植试验,引种的绝大多数是皖南、浙江的良种。
崂山绿茶最初在中山公园太平山南麓苗圃试种,第一次从黄山运来两年生茶苗5000株。由于茶苗启运时间不妥,根部损伤较重,第二年春天培植完全失败,无一成活。1959年,从南方远道而来的“客人”又落户在太清宫小广场前。其时播种了5万多株,但由于治理不善,仅存活5000至1万株。在上清宫四周海拔300米的一块坡地上,有人发现了1962年种植的27株茶树。几十年间缺少治理,但茶苗竟宁静越冬,可见崂山适宜茶树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