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现在渔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月夜刘方平注音,月夜刘方平赏析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1]。
2、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3、 【赏析】 刘方平,开元、天宝时人,隐居颖阳太谷,高尚不仕。
4、《唐才子传》称他“神意淡泊,善画山水”,“工诗,多悠远之思;陶写性灵,默会风雅。
5、故能脱略世故,超然物外”。
6、《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十六首。
7、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
8、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
9、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10、 此诗首揭“更深”二字,为以下景色的描绘确定了基调,也给全诗笼罩一种特殊氛围。
11、“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体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两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邃。
12、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衬,这就构成两句之间的内在关联。
13、 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
14、“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
15、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入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
16、因此。
17、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
18、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入。
19、固然说不出;便是生活在乡村,也并非人人都说得出来。
20、今夜虫鸣,究竟是第一回还是第几回,谁去注意它,这须得有心人。
21、还应该有一颗诗心。
22、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
23、 诗中说“春气暖”自“今夜”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
24、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
25、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
26、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
27、这绿意来自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
28、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白:诗人之所以不描写作为春天表征的鲜明的外在景观。
29、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气氛来烘托诗的意境,就是因为这诗得之于诗人的内心。
30、诗人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体察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的。
31、诗的前二句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
32、第三句的“春气暖”。
33、结句的“虫声”,“绿窗纱”互为映发。
34、于是春意俱足。
35、但这声与色,仍从“意”(感觉)中来。
36、诗人并非唯从“虫声”才知道春气已暖,“春气暖”是诗人对“今夜”的细微感觉,而“虫声”只是与其感觉冥合的一个物候。
37、因此,诗的意蕴是深厚的。
38、构思的新颖别致,决定于感受的独特。
39、 唐代田园诗成为一个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
40、然而。
41、能仿佛陶诗一二者并不多见。
42、象本诗这样深得陶体真趣的。
43、就更为寥寥。
44、 至于说本诗有无隐微之情的寄托,于字面无征,不好去穿凿。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