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21日晚间,欧洲央行宣布加息50个基点,为11年来首次。加息之后,欧洲三大关键利率,即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分别调整为0.5%、0.75%、0.00%,一举告别“负利率”时代。
与美联储大步长、快节奏加息风格不同,今年欧洲央行在加息方面一度表现得非常审慎。尽管通胀来势汹汹,欧洲央行在6月9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时,依然坚持三大关键利率“按兵不动”,同时暗示7月将仅加息25个基点。那么,本次欧洲央行的超预期措施传递出哪些信号?
抑制通胀是决定性因素。根据欧盟统计局7月初公布的数据,受乌克兰局势影响,欧元区能源和食品价格持续飙升,6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8.6%,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均处于高位,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通胀率甚至高达20%左右。与此同时,数据显示,6月欧元区能源价格同比上涨41.9%,是推升当月通胀的主因,这也反映出不少欧洲国家当前所面临的能源短缺困境。
欧洲央行在宣布加息时明确,之所以本次政策利率正常化步幅加大,是因为欧洲央行对通胀风险做出了新的评估。一次加息50个基点,有助于欧元区通胀率在中期内回到2%的目标水平。不过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欧洲央行抑制通胀任重道远。
除了欧元区内部通胀压力之外,全球越来越多的经济体提速进入加息周期,也迫使欧洲央行不得不采取更积极的行动。今年上半年,美联储已累计加息150个基点,而且市场普遍预测,美联储还将在7月26日至27日的会议上再加息50或75个基点。7月13日,加拿大央行宣布一次性加息100个基点,超出此前市场预期的75个基点。韩国央行在同日宣布加息5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1.75%上调至2.25%,是该国自1999年来的首次。英国央行年内也已连续5次加息,将基准利率上调至1.25%。受欧美两大经济体基础利率利差扩大、欧盟能源危机等因素影响,7月欧元对美元曾一度跌破平价。此次欧洲央行超预期加息,对于稳定欧元汇率不啻为打了一针“强心剂”。在欧洲央行宣布加息后,欧元兑美元汇率短线急速拉涨近50点。
大幅加息可以遏制高企的通胀,但同时也可能加速经济停滞。由于俄乌冲突造成的天然气断供对欧洲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高盛研究认为,欧元区衰退风险目前远超美国。6月,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和就业预期指数也不容乐观。在谨慎地迈出“一大步”之后,欧洲央行如何在维护经济稳定、发展与控制通胀间寻找平衡,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