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为补充资本,正持续发行可转债。财联社最新统计,截至2022年6月7日,银行存续可转债共17只,总额为2905亿元,占全市场可转债余额比例约为35%,远超其他行业,成为市场可转债发行的主要力量。
据iFinD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5月末,在所有银行存续可转债中,城市商业银行共发行可转债1010.00亿元(占总额34.8%),债券余额979.80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共发行可转债1700.00亿元(占总额58.5%),债券余额1641.97亿元;农商行共发行可转债195.00亿元(占总额6.7%),债券余额179.64亿元。
image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上述可转债主体中,与发行规模最高,均为500亿元。其中,“兴业转债”上市首日涨幅达10%以上,超市场预期。同时,由于其规模巨大,仅上市当日日内交易额接近300亿元。
从上表可看出,在国有大行率先发力可转债的形势下,中小行可转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宏观经济增长疲弱背景下,中小行盈利承压,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一定程度上减弱。而受疫情及监管趋严影响,中小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诉求较强。
今年还有另外3家银行也已发布可转债预案。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已获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发行规模为80亿元;拟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0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目前已获股东大会批准。
image数据来源:wind,财联社整理
银行近年来纷纷发行可转债,主要是为了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市场人士表示,银行对转债转股意愿强烈,原因是转债转股能对核心一级资本进行补充。银行转债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转股率极高。相较于非银行企业,银行可转债最大不同是发行目的主要用于资本补充,退出方式主要以转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