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AMC(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参与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帮助“问题机构”减轻不良资产包袱、恢复生机。借助AMC的经验和专业优势,高风险金融机构实现了不良资产的重组和盘活,进一步化解了金融风险。
中小银行风险化解提速
当前,我国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总体可控,但隐患不容忽视。
2021年第二季度人民银行评级结果显示:有10%的城商行为高风险机构。农合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风险最高,高风险机构数量分别为271家和122家,占全部高风险机构的93%。
但是,依靠中小银行自身独立应对及化解风险显然存在难度。2021年9月,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指出,疫情冲击下,中小银行盈利水平和资产质量有所下滑,补充资本的紧迫性进一步上升。部分中小银行资质相对较差或经验不足,通过市场化方式发行资本补充工具面临较大困难。
聚焦当下,哪一种方法是助力中小银行走出困境的最佳选择?“与过去相比,目前的不良化解并非简单地退出,而是淘汰与升级、退出与重组并存的形式。其间,如何运用资金和技术帮助行业升级改造,实现转型突破,并确保职工利益、社会安定得到保障是重要课题。”普华永道认为。
从实践来看,“合并重组”“抱团取暖”不失为中小银行脱困的优选方式之一。自2020年至今,包括四川银行、山西银行、辽沈银行、中原银行等区域性银行均完成或开启合并重组之路,后续还将进一步常态化。2021年4月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2021)》显示,在中小银行数量众多、资产质量普遍承压的背景下,通过兼并重组提高抗风险能力的模式有可能在未来进一步常态化。
不良资产处置是关键
良好的预期有赖于成功的整合。在重组过程中,不良资产处置是一道颇为关键的难题。
“对中小银行来说,不良资产过高,资产质量恶化,将削弱其融资功能,影响银行信贷扩张与支付能力,经营基础变得很脆弱。一旦少数中小银行流动性出现问题,将对区域实体经济正常经营构成影响。”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 部分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就是为有效化解不良风险,完善内部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总的来看,不良资产处置流程长、处置效率低、处置成本高以及市场主体承接能力有限等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中普遍面临的问题。
作为不良资产“清道夫”的AMC则能高效解决这一问题。周茂华认为,一方面,引入AMC战略投资者,可以拓宽融资渠道补充资本。另一方面,AMC的主业是处置不良资产,专业能力较强,在金融和非金融不良资产定价、处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借助他们,部分中小银行能加快改革,理顺股权结构,完善内部治理,提升经营竞争力。
中银研究高级研究员李佩珈认为,通过AMC化解中小银行风险主要有三大优势:一是有利于风险的快速处置,实现风险的有效隔离;二是有利于提高处置的专业化水平,实现处置成本的最小化;三是有利于提高处置的市场化水平,达到以时间换空间、盘活存量资产的目的。
监管鼓励AMC积极参与
监管层也鼓励AMC更积极参与到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中。
据银保监会官网消息,2月8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关于促进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和兼并重组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不良资产处置主业、发挥独特功能优势、助力化解金融风险相关政策措施,5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参加座谈。
“一方面,通过成立专门机构来处置不良资产是各国普遍做法,有利于实现不良资产处置成本的最小化、市场化和快速化;另一方面,20世纪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在1999年相继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帮助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经过上一轮不良资产处置,当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不良资产处置经验和人才储备。”李佩珈认为。
(本报记者李林鸾、胡杨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