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讯网

疯狂小杨哥斥资1个亿买楼!科技公司干不过超级个体户?

admin 来源:未知
导读作者:老古,知名财经作家。要说抖音当下最火的个人IP,我相信很多人会想到疯狂小杨哥。他是一个靠搞笑视频起家狂揽上亿粉的网红,没有背景...

作者:老古,知名财经作家。

要说抖音当下最火的个人IP,我相信很多人会想到疯狂小杨哥。他是一个靠搞笑视频起家狂揽上亿粉的网红,没有背景突然崛起的草根达人。

疯狂小杨哥最近宣布斥资1亿买一幢大楼作为公司总部,一时引发无数感慨和评论。

一个搞笑的带货网红,能有这个手笔,让不少人惊讶,而被收购的楼是一家科技公司则引发了更多人的感慨,科技公司干不过超级个体户了?

据了解,该处房产位于合肥市高新区,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一共包含一栋15层高的生产综合楼、一栋6层高的职工宿舍和食堂、3幢厂房和1个门岗。

原房主叫嘉东光学,是一家高科技企业 ,不过在2017年就已经倒闭了。

关于科技公司干不过网红的感慨,很难让人不想到“当年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论调。

那么,高科技真的干不过个体户吗?

当然不是。

01

明星产业的特质

直播是由明星经济驱动的一个行业,尽管小杨哥在直播行业可以算是前五位的网红了,月销售额达到了3亿,但中国科技行业的头部企业的销售额往往是千亿乃至万亿级别。

拿某一个领域最牛的成功者与另一领域的失败者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是一种田忌赛马式的比较方法,得出的结论当然很荒谬。

这两个行业,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这种比较也毫无意义。

在中国,对直播网红和明星还是区别看待的。很多人认为,网红不是明星,他们和刘德华、张学友这些明星还不是一类人。

但网红与明星其实是同一种经济模式,也就是通过个人对大众的吸引力形成流量,最终通过流量获利。

在直播间里打赏和去现场看明星演唱会没有什么区别。现在的MCN企业和明星经纪公司也是同一种商业模式。

只不过在互联网经济的加持下,新的明星变现的主要方式变成了带货,而不是出售门票、卖CD。

站在商业的角度上,科技企业和明星类企业的经营模式大不相同。明星路上失败的概率其实远远高于科技企业,全网有一亿粉的网红只有小杨哥一个人,而梦想成为小杨哥这样的人可能多达数千万。

因为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能够记住和关注的明星数量极少,这就决定了明星的数量永远也多不起来,一个时间段内,能够大红大紫的明星一个巴掌都可以数得过来。

有人评论说,再这样下去大家都去干个体户当明星去,太赚钱了,科技没人干了。

在我看来,这完全是杞人忧天。

明星产业实际上是在生产用户喜欢的人,生产符合所有用户心中的那个最完美形象,而事实上所有人都不是完人。

而受众的偏好又在变化中,所以明星的出现更多的是偶然的运气。

即使专业的娱乐公司在生产艺人时,也没有把握谁会红谁不会红。

很多现在爆红的艺人都曾多年默默无闻,甚至一度对自己事业失去希望,只当作一份混饭吃的工作,比如黄渤。

成为一个明星,需要一个好剧本,一个好导演,一个好的制片人,还需要好的时机,而自己呢,可能并不是主角,却能有机会脱颖而出。

而网红也是莫名其妙红的,做搞笑视频的人很多很多,但粉丝超一亿的就小杨哥一个。没有人可以再复制一个小杨哥出来,也没有人可以复制一个李佳琦出来 。

拼命找机会出头露面,然后努力,再把人生交给运气,这是大部分有明星梦的人的处境。

小杨哥这样的草根明星,能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仅仅通过短视频平台就成为超级明星,可以说是互联网经济的奇迹。

而普通人想成为一个奇迹,哪有那么容易。

02

明星卖货赚钱是一个社会发达的标志

如果还在为吃饱穿暖发愁,人们很难为明星付费,消费他们的服务。

在1980年代,哪怕有一些明星已经家喻户晓,他们依然收入很低,因为没有变现的能力和途径。没有广告商找他们,没有商业演出,也没有多少电视剧可以拍,毕竟有电视的家庭都还不多。

只有在越来越发达的社会,明星们才能成为消费选择,才会收入越来越高。

美国体育赛事的本质就是娱乐业,NBA的明星们收入都非常高,这并不会影响美国的科技业的发达,相反,这是美国发达的证明。

一个地区的人,有钱有闲花数千美元买球赛套票来满足自己的兴趣,这代表着这一地区的繁荣程度很高。

若是一个地区大家下了班就回家,甚至回家后还在劳作,没有钱也没有心情去消费娱乐产品,这肯定是一个贫穷地区。

中国的明星越来越多,他们赚的钱越来越多,恰好说明中国人越来越有钱了。而港台明星都必须到大陆来发展才能赚到钱,也证明了中国市场的繁荣。

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些明星没有几个能看上大陆市场的,甚至大陆市场一年卖的唱片,不如香港一个城市卖得多。

明星经济的特点是流量经济。

互联网媒体越发达,短视频越发达,网剧越多,综艺节目越多,微信群越多,流量就越贵,因为人们的注意力分散了。

一个所有人坐在电视机前面看春晚的时代过去了。

一部渴望或者一部还珠格格就能造就万人空巷的时代也结束了。

有无数的好的娱乐产品在竞争人们的眼球。

淘宝、京东这样的APP引流一个客户的成本高达一百多。而明星就是天然的流量池,他们自带流量。流量越贵,他们的价格就越高。

明星们进入直播带货利用了人们对他们的喜爱,但同时他们还努力在经营供应链,尽可能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这种变现模式其实比演唱会之类的形式更为先进。

小杨哥的直播都有搞笑风,一众粉丝把他的直播当作搞笑节目看,试问,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

一直以来,都有不少人认为网红不创造价值,认为他们没有生产,只是销售,不是价值的创造者。

这样的看法源自于几千年来中国古代重农抑商, “士农工商”的歧视商人的思想。

试问,如果没有优秀的中间商,商品怎么到达人们的手里呢?

商业就是生产的一部分,他提供了价格,提供了销售场所,帮助消费者提升了效率,帮助工厂提升了产能,甚至让工厂更加了解消费者以减少错误生产。

离开商业,生产就如同无头苍蝇。商业就是一种生产性的活动,它为消费者创造了价值,否则它不会存在于市场。

03

不要盲目迷信“科技”

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那是在僵化体制下才会出现的现象。小杨哥草根一名,靠自己个人的力量在竞争中获胜,这是市场经济下特有的阶层跳跃现象。

同样,科学家们也可以通过市场成为巨富。

比方说,互联网行业中就有一大批程序员靠自己的技术和创意成为了富豪,比尔盖茨就长期排在世界首富榜前列。

比尔盖茨

在市场发达地区,科学家们研究出好的产品、吸引风险投资、成立公司是科学家致富的不二选择。

科学家的收入不能靠上级评定,而是需要接受市场检验。

任正非就带着华为的无数科学家,创造了巨量的市场财富。一个对市场、对创业、对商业宽容的地方,优秀的科学家们才能成为巨富。

中国在很长时间以来,是科技创业的天堂,这里有发达的产业链,有大量的工程师,硅谷企业的电子类产品第一时间就得到深圳来试产。

深圳正是因为有繁荣的市场,以及对商业的宽容,才产生了一众高科技企业。

在市场中,只要是不搞欺诈、不欺骗消费者、不损害消费者利益,那么这样的企业就值得尊敬。因为它是整个社会创业氛围的一部分。

对某一部分商业的鄙视乃至歧视,只会让所有创业者缩手缩脚,对整体的营商环境构成负面影响。

人有买手机的需求,也有看搞笑节目的需求,这两种需求并不存在高下之分,支持所有的企业用正当的市场手段来服务于消费者,这样的社会才会越来越繁荣。

而网民所认定为高科技企业、被小杨哥收楼的原业主嘉东光学,员工不过七八十人,2016年也不过才缴税数千元,但却拿到了140多万的政府补贴。

而小杨哥这种明星级网红,他们一年要缴的税可能都要以亿计,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承受的税赋更重了,他们的收入需要按45%的个税最高比例缴税。

据了解:“疯狂小杨哥”张庆杨目前控制企业有8家,间接持股企业10家,并在其中5家担任法定代表人,包括合肥三只羊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肥领头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商业版图涉及文化传媒、直播电商、创业投资、供应链管理、交通设施等。

我相信,小杨哥的创造的就业和税收,是嘉东光学的N倍。

这样的企业,凭什么就不如一个拿政府补贴的失败的科技企业呢?

中国有多少家企业打着科技的旗号,骗取税款补贴,造成大量浪费和损失?

人们最终需要的是好的生活,不管是网红明星还是科技企业,只要他们一方面服务于人们的各种需求,一方面创造岗位让人们就业,就都是在为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创造福祉。

正确评估一个企业的标准,并不是其是否科技含量高,而是其是不是真的在服务于消费者。

因为只有真正服务于消费者的企业 ,才会越来越大,才会产生资本积累,才会投资于研发,购买更先进的设备。

相反,我们恰恰应该警惕很多打着科技旗号的企业向政府伸手要钱,因为这些补贴全部来源于全民的税款。

当补贴成为盈利来源之一时,很多企业根本就不会好好经营,那么这样的“科技”企业其实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的。

对一切正常商业都应该给予肯定,哪怕自己不喜欢。不少人觉得只要自己不喜欢,就不应该存在,甚至造出一关了之的舆论。

显然,只有对正常的商业和企业,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中国才能有更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来中国投资发展,也才会让这个社会充满活力,蒸蒸日上。

相反,对那些骗补,在股市里搞欺诈,利用关系赚钱的非市场化企业 ,才是我们要反复警惕和批评的。

衷心希望中国未来营商环境越来越好,社会宽容度越来越大,经济越来越繁荣。

标签: